在青岛崂山脚下的一家简陋的博物馆里,一位年过半百的退休军人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着可以称之为“国宝”的中国汉代的石画砖,他用手轻轻抚摸着那些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的石砖,上面雕刻一副副精美的画像,而每一个画像都记述着当时的社会风俗和历史故事。
 |
乘龙飞天 |
这位老人叫张新宽,60岁,原是济南军区某预备役高炮师副师长。他历时30多年,用尽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收藏了5000多块珍贵的汉代画像砖,是目前中国汉画砖收藏数量最多、收藏地域最广、品种最全的收藏家。
 |
扶桑天马图 |
“汉代画砖是中国古代将砖制作、雕塑、绘画完美结合的艺术,成为中国画像砖的顶峰时期。”他说。“我尽所能收藏这些古代的艺术珍品,而不愿意看到被毁坏和流失。”
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顾森介绍, 汉画像砖产生于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间,当今出土的多来自河南、四川、江苏、山东、陕西等省故建筑遗故墓等。这些用于装饰宫殿、祠堂或墓壁的一种表面有图像的建筑用砖。它的图案精彩、主题丰富,包括龙、凤、母东王公、轺车出行、忠臣孝子、烈士贞女、市井人物、渔猎耕读、建筑园林、草木禽兽、文字书法等,深刻反映了东汉、西汉时期的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军事、生产、生活、娱乐及风俗等,如同一部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
汉画像砖 |
汉画砖多为空心长方形。刻作手法既有刻膜印迹翻制,又有阴线阳线雕刻,还有浮雕加线刻,地域风格各不同,是中国和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