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观天下 知中国

正视中国告别高增长周期的现实

2012-07-23 21:12:19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7月13日,全球瞩目的中国2012年上半年的宏观数据发布,和之前外界的预期基本吻合,上半年GDP总值227098亿元,同比增长7.8%,但二季度GDP增长7.6%,不仅低于一季度8.1%的增速,更是近3年来,中国的季度GDP增速再次回到8%以内。

对于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乐观者有之,但更多的是对中国经济2012年的前景持悲观态度。笔者认为,对于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好与坏的判断,前提应该起码厘清两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第一,上半年7.8%的增速究竟是短期现象,还是意味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转折点已经真的到来;第二,上半年宏观经济的下滑,主因究竟是欧债等外部因素导致,还是中国经济长期的深层的矛盾和结构失衡导致的结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周期和基本面,同时,对于中国宏观政策本身如何应对,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笔者一直强调,从2011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连续6个季度下滑,这绝非什么短期现象,更不能把中国经济下滑的主因归结于欧债等国际经济动荡等外部因素。可以说,中国经济在历经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不仅管理层已经形成了对高增长的依赖,而且行业、企业以及民众都没有做好从高速增长进入正常增长的心理准备,所以一旦经济下滑或者低于8%,就动辄出现经济“硬着陆”的论调。事实上,从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表现看,经济增速不仅远高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也高于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动荡的情况下,经济增速仍然能够维持在8%左右,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另外,无论是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4%,还是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4%左右,都在合理增长区间,进出口总额增速回到个位数,下滑比较明显,但对欧盟的出口只下降了0.8%,而包括希腊在内的欧猪五国占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比例也不到20%,欧美经济的低迷对中国经济有影响,但外界的影响绝不是中国经济下滑的主要因素。

对于今天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的主因,温家宝总理前段时间在江苏等地考察的时候曾经指出,工业产值和利润下降,不完全是因为市场份额减少,更重要的是某些行业产能过剩。因此他特别强调,“我们提出稳增长,绝不是一个短期的应对措施。稳增长一定要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这种观点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正确的。

笔者认为,201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事实上意味着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的转折点已经到来:其一,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受人口红利、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环境治理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潜在增长率已经降至8%到9%左右的水平,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是中国经济进入正常增长周期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前几年采取的刺激政策,使得经济增速高于潜在增长率,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增长;其二,正是因为前两年的刺激政策,回避结构调整和关键领域的改革,刺激政策只是让一些本来已经产能过剩的行业有了喘息之际,包括房地产、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出现了一轮非理性的成长,使得过剩的产能更加过剩,而一些需要升级的行业将再次获得喘息,延误升级的时机;其三,从中国入世以来,中国进出口增长飙升,全球化的红利成就了中国出口产业的黄金10年,然而,在全球都面临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动辄30%以上的进出口增速不仅不正常,而且明显不可持续;其四,近10年来,中国依靠投资和进出口拉动经济的模式边际效应已经发挥至极致,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和房价的暴涨,一方面导致了中国经济的独特的“荷兰病”,使得实体经济低迷,另一方面,房价的暴涨进一步压缩了民众的消费能力,使得提高消费的努力见效甚微。

编辑: 陈笛 标签: 宏观经济 GDP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