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能源合作进展顺利,潜力巨大。
上合组织成员国中,俄罗斯和中亚四国都是能源非常丰富的国家,能源产业日益成为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能源合作是上合组织成员国间增强互信、互利共赢的重要内容。2003年9月,上合组织成立经贸部长会议高官委员会和有关方面的专业工作组,为区域经济合作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机制保障。此后,各成员国围绕《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在能源领域确立了19个项目,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能源资源的互补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与包括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内的中亚地区的合作共赢取得重大进展。
5.成员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带来压力和挑战。随着外资大量撤离,部分上合组织成员国出现资金短缺,项目投资锐减,失业增加。面对复杂形势,上合组织主动协调各国立场,密切交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在促进地区安全稳定、繁荣区域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6月,在叶卡捷琳堡峰会上,上合组织各方就共同应对危机达成了原则共识,胡锦涛主席还宣布中国将提供100亿美元信贷支持,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努力。
目前,上合组织各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为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国际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制度环境,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广阔前景。与此同时,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融资缺口较大等不利因素,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6.完善实业家委员会运行机制,加深工商企业间密切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和银联体作为企业交流和项目融资的重要平台,为加强本组织经济金融合作、规划落实区域性共同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
受国务院委托,中国贸促会从2007年开始承担上合组织中国实业家委员会工作。随即中国实业家委员会同各成员国实业家委员会及工商界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通过举办各种务实高效的经贸活动,进一步密切了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工商企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