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中旬,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峰会将在阿斯塔纳举行,会议将签署《上合组织10周年阿斯塔纳宣言》,该《宣言》将成为上合组织未来一段时期的行动指南。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复杂深刻变化,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促进成员国的繁荣振兴,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共识。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由“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发展而来。2003年9月25日,上合组织六国总理在北京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确定了该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合作的优先方向和领域。以此为标志,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步入实质性实施阶段。2009年10月14日,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在北京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会议联合公报》,进一步重申了上合组织大力开展经贸、能源、农业、交通、通信、质检、环保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提高成员国经济竞争力和共同防范风险的能力。
成立10年来,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框架、组织机制和发展目标已经确立,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规模和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环境逐渐完善,在上合组织的多边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各国以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大项目合作为主的区域经济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区域内贸易规模逐年扩大,能源、交通、电信、矿产等领域合作逐步加深,合作水平不断提高,上合组织已经成为中国与中亚地区最重要的多边合作机制之一。近年来,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合作呈现出以下发展势头。
1.区域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经过10年发展,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贸易量占各自外贸总量的比重逐年提高。2008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间贸易额达到868亿美元。其次,成员国间的贸易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互补性增强。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成为对中亚、俄罗斯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所占比重超过30%。在中国进口商品中,资源性商品及原材料超过中国进口总额的70%。10年来,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贸易额从121亿美元提高到将近900亿美元,同比增长7倍,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増幅。随着各国经济稳步发展和内需扩大,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经贸合作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