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北约密集轰炸利比亚 卡扎菲誓言血战到底|恐怖组织欲借欧疫情掀生物战?病源调查或无果|砸出1.5亿美元 “阿凡达之父”2015或游太空|
评论>要闻
高考作文为何让人如此牵肠挂肚
2011-06-08 10:52:45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记者上午盘点全国卷及各自主命题地区高考作文题,发现命题方式有转变—— 今年作文强调思维和思考。《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我的时间》、《与大自然的悄悄话》、《总有一种期待》《时间在流逝》、《期待成长》、《长大》、《拒绝平庸》、《坚守梦想》、《行走》、《回到原点》。(6月7日《法制晚报》)

每年的高考的都格外受到关注,始于作文,终于状元,今年也不例外。还没有开始,网络上就谣言一片,开考当天上午10时40分,辽宁高考作文题被曝为《如何看待高晓松酒驾案》,正热议非凡的时候,却又被辟谣说消息有误。随着考题的逐步被公布,讨论愈加狂热。

高度的信任化进代,一切交流和传递都变得简单。跟风式的讨论,从来不缺乏围观者。在“曝光率”和“关注度”代表经济效益的当下,商家、媒体早已把高考当成一种产业来经营,当成一种营销渠道来推广。不知道是高考加剧了围观,还是围观放大了高考,反正高考已经泛化成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

集体讨论高考作文,倒不是作文本身占据了多少重要的位置,相对而言这仅是因为作文人人皆会,又映射着时下的社会现状,在数理化难以成为大众话题的情况下,作文就成了全民讨论和参与的一个契合点。于是人人皆有发言权,参与权,都可以有模有样的评价一番,至于教育圈者,各路专家也可趁机发表一下自己的高见。由此,相应的满分作文,创意作文就会浮出水面并得到社会的热捧,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命题作文辅导和专家培训,“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个人素养已被忽视,作文也因“轻道重术”而成为一种功利产品。历年高考作文中,有靠背功而“抄袭”和“仿写”的,有以“文言文”另类取胜的。2010年媒体报道,四川某报社记者曾颖4年前发表的杂文《桃花源祭》,被人抄袭后摇身一变成了2004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无独有偶,西安高考满分作文《豆角月亮》,与当年的《故事会》上袁炳发的《弯弯的月亮》一文在故事情节和结构上完全相同,只是一些细节和文字有了改动。

讨论的结果带来的恰是作文的同质化。当一个选题如何写成为一种社会公识,当一个文章如何做有了固定的套路,作文就成了一种工具。《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调查显示83.3%的人承认上学时写过撒谎作文。一个班上40多个孩子有30多个写的是自己如何智斗人贩或小偷,其中26个同学承认自己是瞎编的。由此看,在现行教育模式下,与其说是作文,不如说是在“造文”或“编文”更为合适。

令人不解的是,在高等教育已成普及的情况下,高考作文还让人如此牵肠挂肚,甚至动用一切社会资源,这背后的社会心态极不正常——浮躁大于理性,功利多于长远,炒作多于实际。其实,在这众多的作文题中有一个属于全民命题,那就是在时下这个狂躁的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如何保持冷静,如何做好自己。

(来源:新华网 唐伟 编辑:陈笛)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血色玫瑰:神秘的鬼魂居所
美国“步枪之父”的妻子为给丈夫赎罪,造别墅给死在丈夫发明的枪支下的“鬼魂们”住 >> 详细

论坛
中国最具魅力的十一所高校
最有偶像价值的北大,最纯粹的清华,“小资”的复旦,搏命的中科大,还有让人着急的武大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