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观天下 知中国

将帅微博呛声 从容投资不从容

2012-03-30 11:31:39 来源:国际金融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由于与从容公司吕俊、郑莹夫妇在价值观、投资理念以及为人处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无法调和,本人即日起离开从容公司。建议从容医疗基金客户考虑赎回,赎回之后只要愿意,我仍将继续为您负责投资顾问,不收任何费用。

――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原基金经理姜广策

我们的眼中只有客户的净值增长,基金经理业绩不佳,减小投资权限,去休息思考一下,对个人对公司都更好。

――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俊

从容医疗1期单位净值

2010年11月30日  1.5544

2012年3月23日 0.9912

3月26日,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从容投资”)的原合伙人及基金经理姜广策公开与董事长吕俊决裂,并呼吁投资人赎回从容医疗基金。吕俊回应,新任基金经理已经上任,希望投资者继续坚持。私募基金将帅失和屡见不鲜,但将矛盾如此公开化,不多见。业内人士表示,产品业绩不佳乃双方失和的主因。从容投资旗下的基金产品多为医疗行业基金,去年医疗行业市场表现急转直下,导致从容投资基金产品净值备受煎熬。

微博呛声

两年搭档一夜分飞

“由于与从容公司吕俊、郑莹夫妇在价值观、投资理念以及为人处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无法调和,本人即日起离开从容公司。”3月26日,从容投资原基金经理姜广策的微博引私募千层浪。

资料显示,姜广策2010年4月加盟从容投资,担任从容投资业务合伙人、基金经理,2010年6月成立从容医疗1期,成为首只阳光私募行业基金。短短两个月获得23.31%的收益率,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随后数月,挟首战之勇,陆续成立从容医疗2期、从容医疗精选,风头一时无两。自此,从容投资在私募行业地位坐稳,而从容公司董事长吕俊与基金经理姜广策成为“黄金搭档”。

时至今日,打江山尚不足三年,姜广策以“为人处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无法调和”等措辞,隔空辞职,且呛声:“建议从容医疗基金客户考虑赎回,赎回之后只要愿意,我仍将继续为您负责投资顾问,不收任何费用。”

如此挖墙脚,想来两者芥蒂已深。既然已触及客户利益,吕俊也无忍气吞声之意,随后发微博迎战,“我们的眼中只有客户的净值增长,基金经理业绩不佳,减小投资权限,去休息思考一下,对个人对公司都更好。我们的医疗研究组主管,新的医疗基金经理已经走马上任了。让我们祝愿他能给从容医疗基金带来新气象!”

事已至此,双方底牌均已亮出。作为私募合作伙伴,价值观存异、为人处世方式有差,皆可包容。但产品业绩差,导致的投资分歧,已无法弥合。

业绩窘境

产品高开低走失兵权

资料显示,从容投资旗下产品均为行业基金,投资标的为医疗板块,因此其投资有独特的优劣势。优势方面,行业基金可超脱于大盘,走出独立走势,市场中表现最好的股票往往容易产生集群效应。数据显示,自姜广策2010年4月加入从容投资,至2010年11月,医疗行业指数一路走高,在此期间,其管理的几只基金收益率颇高。“从容医疗1期”在当年曾创下超过55%的最高收益。而从容医疗系列基金从1只迅速增加至5只。

但是行业基金的劣势在于,由于投资范围相对狭小,行业基金的分散性较弱,若是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从单只基金来看不利于风险的分散。数据显示,从2010年11月底开始,医药行业指数一路走低,至2011年8月24日,指数下跌20.81%。而姜广策旗下的几只医疗行业基金都未能幸免。以从容医疗1期为例,据德邦证券统计,该只产品去年净收益率为-28.21%,跑输当年沪深300指数逾3个百分点。

而从容医疗2期,截至2011年5月27日净值仅有0.7931元,当时从容可能被清盘的传言甚嚣尘上。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6月7日晚,姜广策更是在新浪微博上与网友对阵,起因是网友在微博上直指其业绩不好。对此,外界解读为:在外界巨大的质疑之下,一向以儒雅著称的姜博士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从此次双方隔空喊话内容看,当时姜广策的压力并不仅仅是外界给的。在阐述离职的原因是,姜广策特别强调,在从容的平台很难把业绩做好,很多投资受到限制。

而从容投资的官方网站的解释也多少印证了这个说法:去年以来,由于恶劣的市场环境和整个医疗上市公司股价的持续下跌,一些止损指令被强行执行。个别基金经理不满公司的风控制度,拒绝自我约束。

“拒绝自我约束”的姜广策已抽身而去,而从容投资也在第一时间任命了新的基金经理涂畅,并强调“风险控制制度将一如既往地得到严格执行。”值得注意的是,现任基金经理涂畅早在三周前就与姜广策共同管理相关产品,也许这是促其辞职的导火索。

当然了,姜广策走得不甘心,“如果说业绩的话,吕俊自己早就该辞职了”。(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