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赤列老人在仓姑寺茶馆为群众讲说喇嘛玛尼说唱艺术。
喇嘛玛尼作为西藏最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长期流行于拉萨、日喀则、山南一带。可惜的是,伴随着西藏现代化的进程,悠远的喇嘛玛尼说唱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而喇嘛玛尼的重要支派——拉萨喇嘛玛尼到如今只剩下了一个传承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赤列。
在拉萨的高楼大厦与汽车火车的鸣笛声中,赤列老人悠远的说唱似乎与这些相去甚远。但是,如果我们经过某个小巷或转经道,恰逢老人正在说唱,我们一定会停下脚步静静聆听,仿佛这是历史的回声。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自治区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而作为我区唯一的拉萨喇嘛玛尼说唱传承人,希望赤列老人的说唱不会成为这座古城的绝响。
(中图为赤列老人走街串巷寻找说唱的地方。本报记者 晓勇 摄)
在流浪中传颂佛典故事
今年9月26日,在拉萨市八廓南街夏扎大院举行的首届唐卡艺术节精品唐卡展上,我第一次见到赤列老人,也是第一次接触被称为藏族文化“活化石”的喇嘛玛尼说唱艺术。
那天,在夏扎大院右侧二楼一展厅,赤列老人依然是侧站在唐卡旁,时而闭目,时而双手合掌虔诚顶礼。似吟似唱的旋律始终回荡在藏式回廊里。
那天的精品唐卡展热闹非凡,许多区内外知名专家、唐卡艺人齐聚一堂赏唐卡、品唐卡,引得众多媒体聚焦。老人的说唱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拍照。但也只是片刻的停留后,人们选择离开,涌入更加火热的精美唐卡展。
后来,在那个回廊里,就只剩下依然故我说唱的赤列老人,还有似懂非懂的我。我感动于传自老者那似远古沧桑的声音,感动于老者史诗般的吟唱。那个下午,赤列老人孤独吟唱,而我是那个唯一的听众。
几天后,我登门拜访老人……与老人走街串巷最大的感触是,许多稍上年纪的人知道喇嘛玛尼说唱艺术,非常想听老人讲说喇嘛玛尼。他们直言,老人是藏族史诗文学喇嘛玛尼的传唱者,喇嘛玛尼瓦的根在群众中,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共享这个传自祖先的文化。
多年来,赤列老人一直在流浪中传颂佛典故事。我盼望的是,他今后的吟唱,不再像那个下午一般孤独,孤独到只有我一个听众。
(上图为赤列老人在八廓街的巷子里为周围的群众说唱喇嘛玛尼。本报记者 晓勇)
拉萨深秋的早晨,秋风瑟瑟袭来,让人冷不丁打个颤,仿佛秋的脚步正匆忙而急促地向冬日靠近。上午10时半,高原阳光穿透碧蓝的天空,懒洋洋地照射在八廓街夏萨苏巷子里。许多行色匆匆手持佛珠或转经筒的人们正迈着疾步向八廓转经路上行进。
此时,一位着僧服的古稀老人选择了巷子里一块面靠阳光的地方,轻轻地将背上和他自己的个儿头差不多高的唐卡徐徐展开挂在身后居民家窗外的铁栅栏上。人们这才停下匆忙的脚步,向老人方向聚拢过来。“喇嘛玛尼瓦要说唱了,听会儿。”有人小声向同伴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