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开发方面,团队计划以台头镇为主要试点,实践社区商业模式:促进与旅游区域相配套的连锁餐饮、娱乐、超市、酒店等知名商家在台头镇集群,共同打造一个旅游商圈,不仅服务当地消费者,而且使得单位游客的消费能力大幅提升,为当地创收。据团队粗略估计,社区商业的发展能够转化就地剩余劳动力3000人左右,吸引流出人口回乡4000人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20%。
此项目得到静海县团委和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团队已与静海县讨论形成相关项目协议,并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启动。天津市团市委副书记刘亚男曾赞扬此团队“关注国家需求,敢想敢做”。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师、团队指导老师李忠也表示,静海项目一方面顺应了当前全国城镇化进程要求,为我国城市功能生态区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另一方面为当今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社会创业新模式的示范,真正实现学生参与实践的产学研结合。
“当商业配套完成和成熟后,人口会自然流向商圈社区,近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人的城镇化。这是我们项目的核心,也是我们‘社会创业’的目的所在。”郭鑫说。
他进一步介绍,“社会创业”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服务社会为目的,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当地组织成长,来致力于解决现存的一些社会问题。郭鑫认为大学生创业,目的不应是赚钱,而应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通过创业实践提高就业能力,传播企业家精神。
这位来自四川阿坝地区的藏族学生,曾在汶川地震中遭受家园毁灭、痛失亲人的打击,不满16岁的他曾遭受深深的折磨。但是来自社会各方的援助也在他心中深深地种下了感恩和种子。
“天津是我的第二故乡,希望通过我们努力给天津、给静海县带来一些变化,为建设‘美丽天津’尽一份力量。”郭鑫这样说。(记者 马超)
实习编辑 艾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