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南开学者建言:京津冀协同发展首要明晰思路

2014-04-16 17:17:39 来源: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破解首都“大城市病”需厘清产业、人口增量集聚之处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题中之意是要治首都的“大城市病”,主要体现在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三大方面。

刘刚介绍,北京市规划人口是1800万,目前是2100万。其中,常驻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来越高,已从2000年的18%上升至近40%。未来很有可能常驻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这样的人口增长形势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政治压力,所以必须把北京的人口疏解出来。至少在增量上控制住。”刘刚说。

北京的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在哪里?刘刚认为,主要集中在新的城市功能区,大量人口在通州、昌平、海淀集聚。由于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功能区,这些地区产生了一批“睡城”,进而造成了更大的人口、交通压力。

那么,新增人口分布在哪些产业?刘刚介绍,主要集中在近年来快速增长的非首都功能产业。“首都的政治功能不可能直接带来人口的快增长。因为,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人员都是有户籍的,是可控的。”刘刚说,由于外企总部、民营企业总部和央企的二级机构,高科技产业,包括研发服务、金融,风险投资等都集中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2013年统计公报,北京增长最快的是第三产业,集中在软件、房屋租赁、零售业、金融和科技研发服务。”刘刚认为,北京外来人口最集中的产业都是未来10年中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一个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朋友说,他在北京6年一共带了12个朋友来北京,全部没有解决户口问题。如果说不在增量上控制,十年以后人口达到3000万也是有可能的。”刘刚说。

在厘清产业、人口增量集聚的问题后,接下来北京除保留政治、文化、对外交流等首都功能外,逐步将非首都功能向外转移和扩散。

刘刚建议在做增量扩散时,可以参考韩国大德市和台湾新竹市的经验。15年前,韩国经济转型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大城市病”问题同样出现。后来,韩国建立了大德产业园区,一批大学和科研机构迁往大德,大批的科技产业在那里孵化成长。目前,大德市GDP占韩国经济总量的近1/4。在台湾,一批研究机构、大学从台北迁往新竹,同样实现了人口和产业的成功转移。

刘刚说:“与大学、科研机构相比,总部经济和金融机构对于转往地基础要求更高。就京津冀而言,天津的滨海新区、于家堡、响螺湾完全具备了承接北京增量产业的条件。天津2013年引进企业中有近1/3来自北京。”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三带一轴 大城市病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精彩热图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