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中国将建设100座新能源城市、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0座新能源示范区和10000个新能源示范镇,日前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在天津举办的“APEC低碳示范城镇论坛”上透露。
“在当前应对气侯变化,实现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低碳城镇的理念引领潮流,它涉及到建筑、交通、生产、能源供应以及高技术发展等诸多领域,全球许多国家和城市正在为此进行积极的探索。”钱智民说:“近年来,中国推出了低碳省区和城市的试点项目,首先在天津等五省八市开展了试点工作。”
据介绍,试点工作的具体措施包括: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订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
“到2015年中国将建设100座新能源城市,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0座新能源示范区和10000个新能源示范镇。”钱智民透露,今后中国还将继续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等综合新能源技术的示范应用,形成新能源利用的局部优势区域。
钱智民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已达6.2亿,城镇化率47%。“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双重转型的新阶段,预计城市化率到2015年将达52%左右。
钱智民建议,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贯彻低碳理念,着力推进交通、建筑和照明节能,推广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建设,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加强城市智能电网和分步式能源建设,提高城市能源利用率。
同时,城市应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天然气、水电、核电等绿色支柱能源,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进传统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实现能源低碳化发展。
“中国政府向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05年降低40%—45%。”钱智民说。
来源: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记者 李享)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