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前海:新“特区”前景无限

2012-09-18 17:20:18 来源:《深圳特区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珠江口外2100平方公里的开阔海域,有一个诗意而凄美的名字——伶仃洋。1279年,南宋诗人文天祥在被元军押送经过这里时,曾吟出了“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千古绝叹。

时光流转,当40来岁的王建国站在东岸眺望这片烟波浩渺的海面时,却怎么也体会不到民族英雄当年的孤独与落寞。此刻的他,正被身后轰鸣的机器、忙碌的工程车,以及飞扬的尘土包围着。

这里是前海,一片15平方公里的繁忙工地,全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也被人叫做未来的“中国曼哈顿”。

小区域的高起点

和许多投资者或参与者一样,在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的“前海领导小组”成员王建国的眼中,这片被叫做“特区中的特区”的土地,是一块希望之地。

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在30岁生日当天,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 “生日大礼”——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批文中明确指出,前海将建设成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定位是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先导区、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引领区。

各种大胆而前卫的设想,令改革者们兴奋不已。

“所谓‘特区中的特区’,其实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人民币‘向外走’的改革实验,一个是以现代服务业为基础的深港合作的深化,这对我们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机会。”王建国这样理解。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经营发展处处长王锦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周详地讲述“特区中的特区”的演进史:“起初起草前海条例,我们想以迪拜为目标。立足于现代服务业,为体制带来机制的改革和再造。”他说,此后“迪拜梦”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前海“不走寻常路”的形象却悄然建立。

媒体在争相报道前海合作区时,“改革”、“创新”、“突破”成为频繁使用的关键词。

随之而来的,是各家大型企业的积极响应。截至8月27日,已经有73家企业与前海签署合作协议,拟投资总额达2725亿元,港资企业比例占三分之一,其中包括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香江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万达集团、海南天涯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世界顶级企业及国内知名企业。

“仅有15平方公里的面积,前海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因此在引进企业时必须设置较高门槛,选择高质量、高回报的世界级企业”,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告诉记者。

而在未来的规划中,高度超过500米的深圳新“地标”,也将在这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诱人的“前海概念”

对于生活在前海周边的居民李正芳而言,“前海”带来的直观感受,更多地体现在周边房价的飞涨、未来免税区内购买奢侈品的划算,以及展望中的前海-中环半小时经济圈,这让她能够更亲密地贴近香港这座时尚之都。

“大道理不用说,光这几点,想想都让人兴奋”,这位靓丽的年轻白领满脸笑意。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几年之前,这还是一片被工厂污染环抱的土地,曾是深圳最脏最乱的地区之一。

这仅仅是前海释放出的深港合作的诱人气息中的一小部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概念的出炉,更大程度上,在于为经济地位、未来发展都面临新难题的深港两地,注入一剂“强心针”。

“前海地区将成为一个‘双跳板’,深圳利用这个跳板,可以走向国际,香港利用这个跳板,可以走向内地。”郭万达对记者说。而深圳市市长许勤亦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相同的展望。

投资者对此的反应则更为积极。“我们不仅要打造自身在前海的总部,还要吸引全球顶级投行、咨询公司、银行、证劵公司等入驻自己构建的环球综合金融服务群。”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郑家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是展望。

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重点的金融领域创新合作,成为企业“淘金者”争先进驻前海的最大吸引力。而税制改革、混种经营等多种改革举措,使得业界认为,前海金融创新的起点很高,未来势必成为引领中国金融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极。

“未来的前海定位,为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2012年6月份的国务院支持前海政策批复中还将前海定位为人民币国际化试验示范区,为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提供支撑。”王建国说。

在逆市中杀出“血路”的前海概念股,亦成为股市风云中的一朵“奇葩”。就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两周年后一天的8月27日,前海概念龙头华联控股早盘一度冲击涨停,截至收盘涨幅3.87%,其他概念股如深天健涨幅1.90%、沙河股份涨幅3.99%、深物业A涨幅3.80%。

“企业不是傻瓜,我们看得见前海的未来”,王建国笑着说道。

开拓新制度

“制度的改变,才能带来根本的创新。”这是像郭万达这样的学界专家的基本共识。前海面临的真正命题,亦是从常规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方式中寻求突破。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中央级别的政策支持。

2011年7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27个部门和单位共84人组成的深圳前海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国务院领导下统筹前海开发开放的国家平台和部委运作机制。这是目前国内特区和国家级开发区中独一无二的、最高层级的重大决策机构,无疑给前海开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管理经验,以“法定机构”而非行政机构成立的前海管理局,被媒体广泛地解读为深圳乃至中央在前海管理中一次大胆的实验,寄托了政府对大力发展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的决心。

根据2011年深圳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前海管理局是“企业化政府”,通过立法形式授予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以“政府资助、独立运作、企业化管理”为行动准则,大幅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准。

这部“前海条例”,是涉及深港合作的第一部法规,也被视为前海“基本法”。而“企业化政府”,已成为前海改革创新的标识。

“目前已经明确,香港的现代服务业进入到前海之后,其服务范围是整个广东。”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说,未来的前海,辐射的是珠三角5000万人口的市场,乃至拓展到超过4亿人口的泛珠三角地区。

“前海更像一片充满各种可能的试验田”。郭万达评价道,他认为,在法律、税制、管理、金融改革、产业升级、深港合作深化等一系列命题面前,前海需要寻求更大的突破。除了自身的摸索,也要寄希望于中央政策未来的进一步开放。

“中国城市想要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道绕不开的坎——这正是前海所背负的使命。即便成不了曼哈顿,前海也一定是‘中国曼哈顿’的摇篮”,他说。(记者方磊)

精彩热图

“千年女尸”不腐之谜

让人哭笑不得的巧合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