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我们需不需要有国服
2011-07-30 14:43:3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文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中国打开国门时,正值国际礼仪服饰西化,各国元首出席重大礼仪活动时,大多着西服领带,领带颜色搭配以及内着白衬衣等西式着装礼仪为大家所认可。20世纪中期以后,国际礼仪场合上一般是国家元首着西装,元首夫人穿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饰。西服表示平等,民族服饰表示温馨。

中国历史悠久,因此不同时代都有代表性国服,如要求每种服饰形态都能跨越时代,肯定不是明智之举。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今天国服的确定应该得到每一个民族发自内心的认同。赵武灵王决定“胡服骑射”时的一番话:“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如果说国服的选择关乎中国的国格和国际交往的形象,那么穿长袍马褂出访的晚清官员和穿西服乃至大礼服出访的民国官员似乎并未享受到真正的尊严。在国际上,外国人的尊重可能与我们领导人穿或没穿什么有一些关系,但历史证明他们更看重领导人身后国家实力的兴衰更替。既然马上确定国服不能给我们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那么这必然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种服装服饰的地位,从短期看可以通过宣传提升,可以通过法律赋予,但从长远看,是由无数着装者的行动自然而然去形成的。因此,“中国人应以什么为国服?”可以作为一个良性议题争论下去,但不能以此为名剥夺不同个体自主选择的权利,更不能阻碍我们继续探索最实用最美观服装服饰以重现“衣冠大国”的努力。学习、理解、敬畏每一种作为文化的服饰,将是中国人最终不再为这一问题所困扰的必由之路。(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服饰文化学专家华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葛洲坝 中国二十世纪的水电丰碑
中国成功发射“实践十一号02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