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装的服装样式,恰是综合了东西方服装的特点,兼具有猎装、戎装的英武和学生装的儒雅。中山装逐步摆脱了早期的痕迹,进一步简化,脱胎成为了世界范围内认同的中国式现代男装。
“1921年,女人穿上了长袍。”著名作家张爱玲在小说《更衣记》中写到了旗袍出现的时间。
旗袍的改良有一个过程,准确日期无从查证。不过,真正的改良应是上世纪20年代后,其改良趋势也是朝适体、简洁的方向发展。发展变化后的旗袍已融入西方剪裁和现代审美。
运用传统熨烫归拔技术和西式服装裁剪中的收省及装袖工艺方法,使旗袍能够贴体,能更好地展示女性曲线;更重要的是现代审美意识使女性乐于用旗袍表现女性身形之美,促使在旗袍形态的设计上更加注重体现东方女性的人体美,出现了短衣袖、高开衩、紧腰身等变化。
历经百年,中山装和旗袍的正面意义和形式美感已得到海内外华人和国际世界的广泛认可,若选国服,当举不可。
建议国家参考历史服制,对礼仪性中山装和旗袍相应的款型、色彩、材料等方面进行论证,并编写相关礼仪文化知识,普及到社会大众。(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