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我们需不需要有国服
2011-07-30 14:43:3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文章

庄重的中山装 婉约的旗袍

中国历朝历代都视服装形制为重要,不断修正发展,而与当时的政治制度达成高度统一。同时,与民众创造力结合,催生出了一部变化演进、丰富多彩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华夏服装史。

改革开放后,随经济桎梏的打开,和外来服装观念的冲击,一股彻底摒弃服装形制而百无禁忌的大浪荡涤了中国人的衣生活,在快速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中国服装也逐渐地失却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印记。

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没有禁锢地来探讨认定具备民族文化传统象征性的“国服”是很有意义的。

中山装,自民国以来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男装,至今,初创时的政治象征性并不过时。中山装的出现和普及与政治领袖的倡导、政治形势的驱迫密不可分。

中山装的服装样式外观轮廓周正,结构合理,线条分明,功能性强,具有严肃、庄重、朴实的美感,既合乎国民的传统审美习惯,也恰当地结合了国际现代服装的审美形式与工艺。其整体造型体现了民主、平等、革新、进步等社会理想和大众愿望,不受地区、年龄、社会阶层、地位的限制,因而获得了来自广大民众心悦诚服的赞赏和接受。庄重的而平易的中山装集礼仪与日常穿着功能于一体,是符合民族审美习惯的现代服装,主要用于政治社交等正规场合,以取代民初服制令中的中、西礼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葛洲坝 中国二十世纪的水电丰碑
中国成功发射“实践十一号02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