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这是刚才咱们在说谁缺席了高考。咱们再看一张曲线图,这是近两年来,从2006年到今年,这是两条曲线,一条是往下走的,是报名人数越来越少;一条是往上走的,大学录取的人数越来越多了,这也就导致学校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少,挑选的余地不多了,学校应当做什么?
王锡锌:
应该说有许多人都在解读我们最近几年来,这种学生报考高考的人数在不断下降,而另外一方面,我们高等学校招生的人数,你会看到,从2006年来以来还是一直持续增加,这样一方面升学率提高了,但是另一方面,对高校来说,其实我们看到,从总体上来说,需方市场正在形成。它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国的这种高等学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可能要重新洗牌,因为有一些学校,比如随着考生越来越少,录取率越来越高,学生的选择余地应该说增大,这时候有些学校比如民办学校,它主要的办学来源是靠学费,假如学生招不满了,学校很难支撑。
主持人:
您刚才说了一句话,这两条曲线越来越近,说明学生的选择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现在就像刚才分析的,有些学生干脆就选择出去了,不在这儿选择了,有些学生根本进入不到选择通道中去,你说这种曲线,我们能做什么?
王锡锌:
我们过去一直在讲这个高考制度,应该说过去30多年,对于我们国家人才培养做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是今天也到了一个时候,我们需要认真地来反思,而且不仅仅是反思,我觉得需要行动。对于高考以及后面的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过去应该说我们讨论地多,但真正做得比较少。今天我觉得许多人放弃高考等等,本质上是一种学生用脚投票的情形,有的是主动的,有的是被动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对于高校来说,对于我们高教制度来说,应该会有冲击。第一个冲击就是假如有些人用脚投票选择走了,那我们必须想一想,同样是办大学,为什么我们大学留不住那些人?另外,当我们上面有条件的走了,而下面一部分,真正我们想让他来的又来不了,这时候从人才竞争的这个意义来说,我们高等教育制度同样也是需要反思。反思到一点,其实就是改革,所以这个关于高等教育的中长期改革发展纲要,其实意识到这些,也已经提出了,现在我觉得关键是要探索和行动。
主持人:
对于大学来说,怎么能够留住人才?怎么能够选出人才?在某种程度上,大学是需要调整自己,甚至需要改革的。而南方科技大学,可以说顺应了这种改革的潮流,但是南方科技大学在改革的过程中却发现举步维艰。
(播放短片)
解说:
南科大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设理事长和副理事长,理事长由深圳市市长或市长委任的人员担任,理事由市政府聘任。
理事会根据校长遴选委员会的推荐,提出校长人选,报经市政府按规定程序审定后聘任。
校长遴选委员会由政府代表,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境内外高等教育专家及社会知名人士等组成。
在去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了要推荐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此外这份纲要对于中国在2020年前,要推进的教育体制改革还有一系列的表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方科技大学从四年前开始筹办,就获得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今年7月1日,南科大管理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这个办法被一些媒体称为是南科大的基本法,对此有教育专家分析说,办法的颁布与实施,意味着备受争议,艰难前行的南科大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迈出了关键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