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关键词:科技服务 代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批发”贷款
江口县苗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路贵霖告诉记者,由于公司在厂房等固定资产上投入大量资金,致使单位设备升级改造及原料采购资金短缺。正在公司一筹莫展之际,省科技厅联合贵州省中行及相关担保公司,为公司提供了300万元的免抵押贷款。
“科技成果产业化,需要大量资金,然而科技型企业虽然技术较领先,但很多处于研发阶段,融资很困难。”贵州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汪海波说。
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化过程中的融资难题,2013年,省科技厅在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工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主要实施者。
王海波说,通过与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开展全面深入的政银合作,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
2013年7月8日,由省科技厅积极与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共同设立的省内首家科技支行,在中国银行贵阳市浙江商城支行挂牌,并创立了黔科通宝科技金融服务产品;与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建立了“四台一会”联合机制,联合了省内多家担保机构,制定和完善了工作机制和流程。
汪海波认为,放大财政科技资金的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是科技金融的核心。
随着科技金融的不断推进,省科技厅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由管理更多地转向服务。汪海波告诉记者,由于单个企业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银行一般不愿贷款。科技厅会把这些科技型企业集中起来,由科技厅向金融机构整体“批发”贷款,然后再“零售”分配给各个企业。
为有效分散、化解科技创新创业风险,省科技厅与省保监局签署了《科技保险支持贵州科技合作协议》,并制定了《贵州省科技保险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于2014年起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补贴。
自2012年8月以来,科技金融经过一年试运行,已为贵州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了7000余万元金融支持,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据了解,目前已有近2亿元的项目进行融资评估,预计将很快落实到位。
汪海波表示,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将力争在三年内为企业科技成果转移提供20亿的融资支持。(刘洪)
链接
2013年,贵州省将市场需求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加快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竞相迸发。通过网络手段实现技术交易,推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全省共有200多家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风险投资等一批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为近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省级财政参股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为16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22.3亿元,省级财政资金放大18.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