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龙腾狮跃闹新春——全国各地群众欢度春节

2013-02-11 10:15:00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2月10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在北京的庙会上,在“全上海最有中国味”的城隍庙,在吉林省九台市西营城镇的农贸大集上,在甘肃景泰县大桥村,人们用丰富多彩的喜庆活动,欢度蛇年春节。

过年,庙会上的民俗风

在北京,大年初一的地坛庙会上,民间“绝活儿”随处可见:天桥艺术家的耍中幡、抖空竹让孩子们瞪大了双眼,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面人彭”连日赶制的“黛玉葬花”栩栩如生,甘肃的庆阳香包、云南的东巴陶艺、常州的梳篦也使游人流连忘返。来自甘肃的马先生为母亲挑选了一款香包。“第一次在北京过年,也是第一次逛庙会,没想到可以见识到这么多传统的物件。”马先生告诉记者。

在上海,被称为“全上海最有中国味”的城隍庙,不仅有各种民间手工艺品和地方特色小吃,而且每年的豫园灯会以活态民俗的表现形式,吸引无数外国游客纷至沓来。在上海工作的英国人西蒙表示,看灯会、逛庙会,与中国朋友在一起看春晚,跟着中国女友回家过年,让他体会感悟到了中国那浓浓的年味、酽酽的年俗:“中国人千辛万苦也要回家过年,看望父母,让人非常感动。”

大年初一,在南京夫子庙,整个秦淮风光带被各色彩灯点缀起来,卖花灯的摊位一个挨一个,令人眼花缭乱。南京市民李宏伟带着一家老小正在花灯摊位前流连,7岁的儿子手里拿着卡通人物玩具,还缠着爸爸要一盏蛇灯。李宏伟告诉记者:“秦淮灯会是越来越好看了,不愧是‘秦淮灯彩甲天下’,过两天我们晚上正式来看灯。”

在湖南,正月初一清晨,怀化市洪江古商城大街小巷龙狮飞舞,3000多名群众组成的42支龙狮队伍,划着彩船,扮着《西游记》里的故事人物,打着腰鼓,扭着秧歌,近十万市民、游客驻足观看,叫声此起彼伏。舞龙队员唐铁牛告诉记者,根据当地习俗,在过年和闹元宵舞龙时,让孩子摸龙头、钻龙身、摸龙尾,在这一年中孩子就会像飞舞的巨龙,精力充沛、身体健康。

在山西古城平遥,大年初一在古时的县衙里,人们用1000多个煤球垒成“火塔”,熊熊的旺火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里,一家人围着烤旺火,寓意日子红红火火、旺气冲天。家长抱起孩子小心地“烤手”,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开心地聊着家常。82岁的老人魏嘉祥告诉记者,今年是他第一次和儿子、儿媳、孙子一起来平遥过年。“小时候天天盼过年就是为能吃顿饺子,现在天天都是年。”

过年,贫困村洋溢着喜庆

蛇年新春,是苏屋村46户贫困户乔迁新居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节。作为广东韶关市全安镇大坪村的一个贫困自然村,苏屋村去年9月底完成了新村主体工程的建设,全村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在东莞务工的苏小安为了庆贺乔迁,花几千元买了液晶电视和音响,一进村,远远就可以听见砖瓦新家中飘出的喜庆音乐。

甘肃省景泰县大桥村过去与苏屋村一样贫困,但大年初一在村委会门口的文化广场上,大桥村200多户村民同样喜庆: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举办村史上首次“歌舞联欢表演”,载歌载舞展示这个村庄发生的变化:2公里的通村公路拓宽了,由土路变成了油路;村里的几十户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农户养羊养猪等规模扩大,每户去年一年就增加收入1500余元。47岁的“老羊倌”张富云养了200多只羊,2012年全家收入超过4万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焦点图片

长沙“比基尼餐厅”

重庆学生造“箱宅”7㎡家

理科男造“妹子版”寝室

盘点全球令人无法想象的胖人

精彩热图

“地铁十八怪”风靡网络

中国狗狗秀性感丝袜照引英媒关注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 曾四次到访中国(组图)

30个月男人变成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