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新闻分析:根治打车难要标本兼治

2013-02-10 14:44:4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新闻分析:根治打车难要标本兼治

新华社记者 南辰

习近平总书记8日来到北京市祥龙出租客运有限公司,了解节日期间出租车运营情况,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打车难”问题,询问了出租司机们的看法。习近平表示有关部门要择其善者而从之。行胜于言,应该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解决好“打车难”问题。

高层到一线调研“打车难”问题,充分反映出这一关系到民生幸福感的顽疾已经到了必须彻底解决的时候。高层可以弯下腰虚心倾听民声,与打车难相关的职能部门为何不能效仿?不妨也请消费者、“的哥”、专家、媒体开个神仙会,广开言路,说些真话,让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期盼成为解决“打车难”的根本驱动力,成为科学施策、综合施测的前提。

记者认为,此次高层提出解决“打车难”要标本兼治具有深意。长期以来,大城市出租车管理部门应付“打车难”民怨的传统出招思路,往往是重罚拒载司机等表面功夫,没有触及“打车难”的核心问题:即市场准入机制固化、行政许可僵化,市场供需极不平衡;出租车公司依靠既有的“牌照垄断”收取高额“份钱”,对司机休息权和其他合法权益重视不够等。而管理部门长期“扎针”却对不准“穴位”,让“打车难”在多个大城市成为顽疾,民众细分出行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同时,“的哥”“的姐”也怨声载道,容易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因此,本轮针对“打车难”的改革,请不要再搬出需要涨价之类的雷人雷语和罚死你的强硬压榨,应多一些对垄断机制的反思和“的哥”权利的尊重。

对“打车难”标本兼治,更要摆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客观分析,目前国内的出租车运营机制既不够市场化,又不够科学,带着浓重的垄断味道。出租车公司靠获得政府部门的行政许可获得先天垄断优势,在出租车牌照数量固化的背景下,既得利益寄生在高额“份钱”上,出租车司机成为公司赚钱的工具。加上油价补贴政策落实走样等因素,高峰堵车时段“趴车”等计策成为司机维护自己权益的无奈之举,而乘客利益成为夹缝中被绑架的牺牲品。打破这种僵局,唯有对出租车运营机制举起改革的解剖刀,对出租车运营准入、管理机制进行深入改革,对管理部门职能进行深入改革。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打车难 油价补贴 的哥 出租车运营 的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焦点图片

长沙“比基尼餐厅”

重庆学生造“箱宅”7㎡家

理科男造“妹子版”寝室

盘点全球令人无法想象的胖人

精彩热图

“地铁十八怪”风靡网络

中国狗狗秀性感丝袜照引英媒关注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 曾四次到访中国(组图)

30个月男人变成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