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舰上过年的迹象就是晚饭增加了4个菜,这是春节会餐的标志。吃过晚饭,舰上的副炮区队长曹际峰就回到了值班舱室。他被战友们尊称为“老曹”,岗位在舰艇后部的一个舱室里。
舱内那些布满仪表、按键、手柄的工作台控制着舰艇上甲板的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这两座高射速的大家伙是用来拦截反舰导弹和战术飞机的,一分钟可以发射数千发炮弹,被称为“中国密集阵”。
“青岛”舰下水时曹际峰是首批舰员,一茬茬官兵来了又走了,他依然坚守在舰上。这位一级军士长参加过“青岛”舰环球航行、赴亚丁湾护航等所有重大任务,舰艇离不开这样的老骨干,老曹也离不开“青岛”舰。“这里就是我的家。”他憨厚地说。
风浪似乎有些大了,随着舰体的摇晃,穿行在舰艇内部通道里,走过飘着饭菜香的餐厅、设备轰隆隆响的柴油机舱,转过开水间,就是宽敞明亮的机控室,二级军士长鲁海亮在满是仪表、按钮的控制台前忙碌着。
和曹际峰一样,鲁海亮也是一位老舰员,他对“青岛”舰了如指掌,可以一口说出舰上有多少个舱室、全舰的电缆总共多长。当兵第16年时,他母亲去世,第20年,父亲去世,鲁海亮都没在身边。这位电工技师朴实地说:“军人的荣誉是用付出换来的。”“不是唱高调,总得有人作出牺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