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半个中国在路上是一种节庆讽喻

2012-10-08 17:12:35 来源:北京晨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连日来,北京故宫、江苏周庄、山西平遥古城、陕西华山、成都西岭雪山、江西庐山等传统热门景点的游客均超过接待量。其中,10月5日的敦煌莫高窟游客人数为最佳接待量的5倍,厦门鼓浪屿游客人数为最佳接待量的6倍,南京中山陵游客人数更是达到了最佳接待量的10倍。(《人民网》10月7日)

从9月30日到10月7日的这8天时间里,约有一半中国人——总计约7.4亿人次不是在赶往旅游的路上,就是正在旅游。“半个中国”在路上,让我们反思中秋节和国庆节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中秋节就是吃个月饼,国庆节至多也就是在车上插个小红旗,将这两个节日变成了和周末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的普通节日,让旅游、会友和吃饭成了节日的重要事情,这样下去,让节庆失去了原本的初衷,只有物质的饕餮,没有精神的追思,节庆最终会走向衰落。

“半个中国”在路上,承受压力的不仅是交通管理部门,从拯救节日的角度来说,和节庆相关的文化等部门何尝不是也承受一种失落的压力?为什么这么多人宁愿承受堵车等等的旅游苦恼而毅然外出,如果节庆的氛围很浓厚,如果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文化内涵,让好传统得以很好地保留和光大,让创新文化和传统文化有机镶嵌在一起,人们的节日感很充盈,谁还不说过节好呢,说白了,对于节日的另类不安全感才是人们节日“离家出走”的根源。

中秋节里流淌的是送礼的血液,国庆节里流淌的是汹涌的旅游血液,外在的物象代替了节日的本相。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节庆,我们需要理性,更需要节日的文化智慧,拯救节日,如何杜绝“半个中国”在路上的尴尬现状,我们真的需要反思,需要借鉴,需要革新,也需要回归。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节庆 讽喻 半个中国 旅游 人民网

精彩热图

天安门广场靓景迎宾

有爱奶爸照微博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