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国土资源部通报了上半年土地市场的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房地产用地供应量同比有所回落,地价涨幅逐季收窄,流标流拍宗地数量较大,总体上市场呈量跌价滞局面,景气度较低,处于盘整下行阶段。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期个别城市再现高价地,主要是结构性和区域性市场波动,并未改变市场整体偏冷的格局。
流标流拍总量较大,高溢价率宗地大幅减少,保障房用地应保尽保
上半年,房地产用地流标流拍共1882宗,而去年同期为1018宗,其中,商服用地流标流拍625宗,同比增加96.5%,住房用地流标流拍1257宗,同比增加79.6%。全国共上报高价地即总价或单价创新高,或溢价率超过50%的异常交易房地产用地宗数24宗,远少于去年同期的433宗。
今年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继续实行计划单列,加快审批速度,做到“应保尽保”,上半年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同比增加42.5%,占住房用地比例26.5%,较去年同期提高11.9个百分点。逐月看,供应力度不断加大,其占住房用地的比例逐月提高,各月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1月至6月分别为12.0%、17.8%、24.0%、24.6%、27.4%、38.7%。
很多城市商品住房库存达到或超过2008至2009年间的高峰
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进入5月份后,因住房用地流标流拍相对较多,一些城市在第二季度末相对集中地推出商服用地,其中一些优质地块受到投资者追捧,并受到广泛关注,主要分布在北上广等重点城市,用途以商服用途为主。这主要是结构性和区域性的市场波动,值得密切关注,但还不能构成市场全面回暖的基础,对市场整体格局特别是对住房用地难以有实质性影响,大幅溢价、地王频现的市场基本面不存在。这是因为,首先,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坚定不移;其次,已供土地和待售房屋的库存压力仍然很大,很多城市商品住房库存都达到或超过了2008至2009年间的高峰;此外,去年底全国未竣工房地产项目约15万宗,面积约48万公顷,约为前3年房地产用地平均供应量的3.4倍;另外,今年上半年的新增供应量并不少,市场需要一段时间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