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山海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闽台交流合作持续拓展,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正式启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闽港澳侨合作更加密切;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特别是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福建省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地位作用明显提升。党中央、国务院对福建的工作成绩是充分肯定的。这次到福建考察,看到福建各项建设取得新进步,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我到中央工作后,这是第八次到福建。福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真抓实干的精神风貌,每一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福建发展,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赋予福建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这是中央在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福建完全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对此充满信心。刚才,春兰同志对福建的形势和今年工作思路作了汇报,我都赞成。下面,我讲几点看法。
第一,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目前,在闽台商已有十万人,海峡两岸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福建还是著名侨乡,这些决定了福建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中承担着特有的历史使命,也为开拓闽台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海峡西岸经济区从起步就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要鼓励新上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新上工业项目在能耗、物耗方面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条件的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经济加速发展,基础设施必须先行,这是我们多年来总结出的一条经验。要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强对外通道建设。推进台商投资区等各类台湾产业园区建设,发挥闽台产业搭桥机制作用,促进信息、石化、机械、汽车、冷链物流等产业深度对接。平潭综合实验区在通关模式等方面实行比经济特区更特殊、更优惠的全岛开放政策,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加快建设和发展,促进形成平潭与台湾岛内各县市互动合作新格局。要充分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化厦门综合配套改革,在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等方面率先试验,推进厦门、福州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