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全球八成iPad“成都造”

2012-05-10 14:33:40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地震防灾技术“成都造”下月将“出口”日本

“如果再发生伤亡人数很高的特大地震,可以减少两至三万人的死亡。”成都市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对由成都企业所研发的地震预警技术很自信。

“我们通过在地震易发区域布设检测点,通过电波远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地震发生几秒后,就可给公众提供预警警报。”王暾说,这不仅仅可以减少人员伤亡,还可减少很多次生灾害的发生,包括核工业、高铁、地铁、芯片制造业等。如成功防震后的芯片制造厂,地震发生3天后,就可以恢复生产。

目前,高新减灾研究所已在汶川余震区域近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下了监测台网,可为成都及周边10万平方公里的地域服务。举例来说,如果青川发生地震,可以给成都50多秒的时间,汶川发生地震,可以给成都20多秒的时间。“利用这几十秒的时间,可以做很多的预防工作。”王暾说。

地震台网运行一年以来,已发布130多次预警警报,有2万人体验了这一成果。下一步,高新减灾研究所还将在电视上发布地震预警警报。王暾说,今年6月,这项成果还将被带到日本展览,并希望得以运用。

成都目标:扶持小微企业成长为500强

成都市高新减灾研究所,只是高新区天府软件园2000多家科技型企业中的一家。在成都这片产业热土上,中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生长着。

在汤继强看来,高新区不仅要重视世界500强企业的引进,也要重视本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诞生世界500强企业中,只有华为在内的两家企业是民营企业。

怎样培养民营企业进入500强?汤继强认为,这需要培养本土类似于高新减灾研究所这样的“草根”企业,让其成为新规则的洗牌者。“所以我们在欢迎世界500强企业的同时,也要坚定地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让他们成长为成都未来的世界500强。”汤继强说。

以民营科技型企业创造大量的财政收入为标志,汤继强说,这也证明高新区的发展进入了井喷的阶段。“当年我们种下的小树苗,现在正是结果实的时候,下一步,我们更有底气给西部、四川的发展注入信心。”未来,高新区还将在移动互联网和云服务上,创造自己的奇迹。

成都巨变之产业立城篇

成都造“名品”

全球4/5的iPad,将在成都造

2016年,每年4000万台戴尔电脑成都造

每年300辆地铁列车也将实现成都造

还有,丰田霸道、沃尔沃、一汽捷达……

“名企”来成都

截至目前,世界500强已有212家入驻成都

今后,这个数据还将增长……

成都造“名企”

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希望:未来,成都也可造自己的世界500强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于姝楠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血脖肉"做馅 香精掩异味

下岗工人自造“民用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