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全球八成iPad“成都造”

2012-05-10 14:33:40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时针拨回21年前,彼时,在肖家河的一片农田上,成都高新区开始了追梦。

如今,这个仅1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是世界500强云集,三大主导产业“链接”全球。

去年,成都高新区交出了一份让整个西部为之瞩目的报表:710亿元的GDP,超过了成都的10%;财政收入接近220亿元,相当于四川全省的财政总收入的10%。

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说,“今后,全球五分之四的iPad,将在成都制造。”

成都市投促委副主任陈赋告诉我们:除高新区外,成都的双流县、龙泉驿区,甚至是在三圈城的蒲江县,也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世界500强的身影。如今,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12家,今后还将快速增长。

“他们之所以来成都,是因为成都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发展。”这句汤继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一语中的。

每天两班波音747 “成都造”平板电脑运往全世界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韩春林曾说:“成都高新区将按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标准,打造最能体现成都核心竞争力、最能代表成都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最能彰显成都时代特色的高端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而先进制造业是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以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方向,高水平持续推进产业发展。”

高新区的这个定位在实际发展中大放异彩。

去年是成都高新区获批国家高新区二十周年。这一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456亿元,同比增长48%,在全省率先迈入“千亿工业园区”行列;在全国88家国家级高新区最新综合排名中,成都高新区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列第四位、中西部第一位。

“现在,每天有两班波音747从成都双流机场出发,将高新区生产的平板电脑运往世界各地。”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用实例这样对我们描述。

目前,“我们的终端制造业,可以让以后全球五分之四的iPad在成都制造;其他品牌的平板电脑,每年也有20%至30%实现成都造。”在汤继强看来,现在的四川,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以卖猪肉、卖大米为主的农业大省形象。

不仅如此,很多正在由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的科技,也走在世界的前沿。“当大家现在还热衷于3G的时候,我们的华为公司,已经在着手4G网络的研发了。”汤继强说。

世界眼光:212家500强选择成都

“现在的成都,已经有212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这个数据还在随时增加。”用成都市投促委副主任陈赋的话讲,很快,成都的世界500强数据又将刷新。

李振华,世界500强企业宏利金融全球服务中心总经理。2010年7月,宏利金融全球服务中心在成都天府软件园开始试运营,标志着这家加拿大第一、北美第二的金融集团公司正式落户成都。成都继马尼拉之后,成为了该集团在全球的第二家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我们为什么选择成都,因为成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人才优势。”李振华说,成都具备了宏利金融对人才所需的一切要素。自2006年开始,通过对包括香港、上海、深圳等在内的10多个中国城市的比选,宏利金融发现,拥有上百所高校的四川可为其提供丰富的综合性人才资源;更重要的是,成都员工的离职率比沿海等地低约十个百分点。宏利需要用三个月培养一个新人,人才稳定性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

“在上海,招聘一个软件开发的工程师,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而在成都,几乎只要三四天就能找到。成都人才不仅多,而且多元。”李振华说,成都的人才很多具备语言的特质,在这里,不仅能找到会英语、日语、粤语、泰语的人才,连会马来西亚土话的人才也能找到。

李振华分析,随着世界500强数量的增加,成都汇集的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也不断增加,并逐渐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产业链。比如:富士康、戴尔、联想等重大产业化项目都将加快建设和投产达产,以提升集成电路产业水平,推动光电显示产业迈上新台阶,推动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增长,借此,成都也将成为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而根据成都高新区的计划,该区还提出加快推进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西部园区生物医药制造基地等专业载体的规划与建设,进一步完善天府生命科技园创新孵化体系,努力争取在引进世界500强生物医药企业、高端研发项目和重大产业化项目等方面取得突破;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数字新媒体等领域打造新的特色产业集群。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血脖肉"做馅 香精掩异味

下岗工人自造“民用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