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全球八成iPad“成都造”

2012-05-10 14:33:40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成都要“造”自己的世界500强

沿着建设中的“百里城市中轴”一路向南,被这条城市“中轴线”串联起的另一端:天府新区,第一台“成都造”戴尔笔记本电脑,就在这里正式下线。

这仅仅是“成都造”的一个案例。在近年来,丰田霸道、沃尔沃、一汽捷达、iPad等一条条生产线相继落户成都,“成都造”名声鹊起。

“吸引世界500强来成都,只是过程,最终我们还需要培养自己的世界500强。”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信心满满。

戴尔“成都造”2016年将突破4000万台

戴尔“成都造”,实现这一零突破的是位于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的纬创成都基地车间。

成都双流县相关人士透露:今年正式投产的纬创集团,首期年产能为1000万台,到2016年综合产能将突破4000万台,这里将成为纬创在中国内地最大的制造中心。

而在西部,成都制造基地也将是纬创最大的项目,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超过5亿美元。

与戴尔一样,世界知名汽车品牌沃尔沃也将实现“成都造”。成都经济开发区常务副主任李桦告诉记者,未来,还将有更多的产品将实现“成都造”。比如德国博世底盘、吉利汽车、一汽轿车的新研发产品等。

地铁列车“成都造”将实现年产300辆

5月3日下午,天府新区新津新材料工业园。

作为成都市规划的13个市级战略产业功能区之一,总规划面积33.4平方公里的成都市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将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轨道交通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及其他新材料。

新津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岗告诉记者,目前,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已聚集工业企业80户。中国化工西部基地、中国中材西部基地、天威硅业多晶硅等项目纷纷在这里落户。去年年底,由新筑股份投资上百亿元建设的轨道产业园项目开始在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动工。这座集列车整机制造、轨道关键部件、核心材料研发的轨道交通材料产业基地,建成后,将研发制造科技含量极高的轨道交通关键材料,并通过与北车集团的合作实现高速列车“成都造”,达到年产300辆地铁生产、组装能力。

中高端粮油产品“成都造”产业园粮食储备可供成都人吃两月同样在新津,一个高端粮油产品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今年6月,中粮集团在天府新区新津分区布局的第一个全产业链综合产业园,将正式运营。届时,城市居民生活所必须的中高端粮油产品也将实现“成都造”。

“产业园正式运营后,包括米、面、油、糖、饲料在内的中粮产品,将陆续在新津制造。”中粮(成都)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企划部总经理杨海涛告诉记者。

据其透露,作为中粮集团的第一个全产业链综合产业园,中粮(成都)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涵盖米、面、油、糖、仓储、贸易、饲料等多个事业部,整个园区的生产,将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系统。制造大米后的谷糠,将直接送往园区的饲料事业部,直接生产成饲料,更低碳环保。杨海涛说,届时产业园内47万吨的粮食储备能力可以保证全成都市2个月的粮食应急供应。

有机农产品“成都造”价格贵6倍草莓80元一公斤

“我们农场的草,没有打过除草剂,肥料也绝不是尿素,走在上面,你可以闻到它独有的青草香。”

这是新津县兴义镇打造的有机生态农场。田月皎,成都翔生大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满脸自豪地介绍着。

不打农药,怎样才预防病虫害?田月皎说,可以通过传统而天然的方法来进行防治,“比如说,芹菜收割完毕后,它的根留在地里,散发气味就可以很好地保护紫色的生菜不被虫子侵蚀。”此外,通过多种植物的种植,提高益虫的生存环境,也是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另外,在种植农作物的同时,采用轮耕的方式,也可以平衡土壤中的养分,再合理配合有机肥,整个耕种就可以不再使用化肥,实现低碳生产。

若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没有打过农药、施过化肥的草莓,能长到鸭蛋大小。并且,草莓颜色血红,没有一丝杂色。这种草莓,市面上的价格已经达到了80元一公斤。

5月4日,成都市龙泉经开区汽车工业基地一配套企业车间正在生产汽车配件。

“我才来兴义建设农场的时候,这里连路灯都没有。”而如今,水乡兴义的名字已经广为人知。从这里走出的翔生大地牌有机农产品,以比普通食品贵5到6倍的价格,出现在成都的王府井、仁和春天、伊势丹等高端超市,且供不应求。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精彩热图

"血脖肉"做馅 香精掩异味

下岗工人自造“民用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