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民族企业枣矿:我们的纳税比海尔还多
枣矿集团源于1878年创办的“中兴矿局”,是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兴办最早的民族股份制企业,距今已有133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兴矿局与当时的抚顺、开滦煤矿并称为中国最早的三大煤矿。所不同的是,抚顺、开滦煤矿为中日、中德合资企业,而中兴矿局则是我国最早的民族资本独资经营的规范股份制公司。
历经百年风雨的枣矿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但上世纪90年代时,枣矿还面临着“发不出工资、负债几十亿”的艰难困境,但是现在枣矿的负责人可以自豪的讲,“我们的纳税全省排第七,比海尔还多呢。”,据悉,今年1-5月份,枣矿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利税达44亿元,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将破400亿元,利税达100亿元。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与枣矿“科技兴企”、“文化强企”密不可分,“强势执行文化”渗透到员工工作的方方面面,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保证了安全生产这一最高社会责任。
百年淄矿:“义字当先”服务职工 诞生过山东省第一个煤矿工会、淄博第一个党组织
淄矿集团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矿区文化底蕴丰厚。自1904年规模开采以来,走过了百年的风雨里程。山东第一个煤矿工人组织—矿业工会淄博部和淄博地区第一个党的组织—中共淄博矿区支部都诞生在这里。1953年,淄博矿务局正式成立。2002年4月,淄博矿务局整体改制为淄矿集团公司。自1953年建局以来,共生产煤炭3亿多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淄矿集团不断完善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布局,在全省煤炭行业率先走出省门开发煤炭资源,以资本运作方式涉足医疗器械等高新制造产业,大力发展水泥建材、现代物流产业,积极构建三个千万吨级矿区、三个循环经济园区和一个总部经济圈为主体的“三三一”产业布局,使企业步入了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荀子有言,“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淄矿的领头羊勇于承担责任、甘于奉献社会,对于国家需要的事,他们冲锋在前,对于职工需要的事,他们不计成本,对于社会需要的事,他们不讲代价。淄矿集团许厂煤矿针对新时期职工居住分散的情况,建设了“虚拟社区”,在网络上为职工及家属排忧解难;他们还引入先进的员工帮助计划(EAP),对职工开展全方位的帮助和服务,提升职工队伍的意志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抵抗困难和挫折的自信心。淄矿集团将“义”放在了其他的工作的前面,将淄矿干部职工打造成为一支能打、敢打、善打的坚强队伍。
百年济宁第一人民医院:“恩泽再生”承载大爱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96年,经过115年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医疗设备先进、专业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医院,是省医科院附属医院和研究生教学医院、解放军山东陆军预备役炮兵师医院,也是山东省两个中西医结合基地之一。
走进济宁一院门诊大厅,一块写有“恩泽再生’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这不是领导的题词、也不是书法家的墨宝,而是唐口镇河岳口村六千多村民共同署名的一方匾额。村子里一户人家得了重病,无钱医治,济宁一院在了解情况之后对患者进行了免费的治疗。医院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在济宁地区遇到“无主病人、无钱治病、无人照管”的“三无”病人,救护车最先想到的就是送往济宁一院,医院方面也将义不容辞的对病人“先诊疗、后交费”,对于济宁一院而言,这是“恩泽再生”四个字最生动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