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没有低到可以享受廉租房的地步,可靠自己的能力又买不起商品房——这部分被称为“夹心层”的人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来自省住建厅的信息显示,目前全省廉租房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今后将加大力度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
廉租房“应保尽保”
合肥市房产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合肥市领取货币补贴的已经达到6000户,今年降低了门槛之后,预计将有上万户可以享受货币补贴;在实物配租方面,目前合肥的廉租房小区已经入住了2000多户。
不过,该人士同时表示,虽然合肥做到了“应保尽保”,但并非对困难群众的要求都能随时满足。“如果有困难群众现在申请廉租房,通过了审核,但房子还没有建成交付,那就可以先领取货币补贴,想住上新房就需要等待一段时间。”预计到2012年底,已交付使用的廉租房将达到6000多套。
今年3月,在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省住建厅厅长李明介绍,自2008年以来,我省共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53.59万套(户)。截至2010年底,全省通过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解决37.48万户城镇居民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公租房尚未姓“公”
从字面上来看,公租房应该是面向社会的,为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住房保障。可在实际操作中,这部分“夹心层”的住房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就合肥来看,有关公租房的管理暂行办法中仍是鼓励企业和工业园区自行建设公租房,而且还出台了不少鼓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