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记中共一大

来源:新华网 2011-05-08 14:25:19

5月7日,游客在中共一大会址外参观。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上海市卢湾区新天地商业区人流不息。各类酒吧、饭馆、商铺林立于此,曾经古旧的石库门建筑群如今已是这个国际化都市的时尚地标。

行至新天地商业区的东南,安静而肃穆的气氛油然而生,在兴业路76号门牌下是一块闪光的牌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沧海桑田90年,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

这是一幢建于1920年的具有典型上海风格的石库门楼房,楼下一间18平方米的客厅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

这座普通楼房内召开的中共一大改变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命运。这次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作为中国历史转折点的鸦片战争失败后,为了反抗外敌和改革现状,中国人民同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和英勇顽强的斗争;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历经千辛万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无数志士仁人发出同样的呼喊: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给20世纪的中国带来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拓宽了视野,为中国的进步潮流开启了闸门。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逐渐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1920年夏到1921年春,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一方面,革命的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参加实际斗争,思想感情发生深刻变化,锻炼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另一方面,工人群众阶级觉悟提高,涌现出一批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建立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日益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

1921年7月,13位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来到上海,秘密聚集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准备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

7月23日晚,茫茫夜色笼罩着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这个晚上,不过是一个平常的夏夜,但对中国历史来说却有着深远意义。当晚,中共一大正式开幕了。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他们身份各异、口音不同,却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自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首先致词,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表示祝贺,代表们随后具体商讨了大会的任务和议程。

上海为何成为中国的红色发源地?一大为何选择了上海?在党史专家看来,一大会址的选择看似偶然,实为最佳选择。

一直致力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主任齐卫平认为,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第二,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第三,在上海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党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从7月24日到29日,会议一直顺利进行,代表们对党的纲领和决议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30日晚上,情况突然发生变化。

当时,马林正在用英语讲话。一个穿灰色长衫的陌生男子闯入会场,朝屋里环视一周,说是要找人,然后离去。秘密工作经验丰富的马林立即警惕起来,断定此人是暗探,要求会议立即停止,大家迅速分头离开。代表们离场不到一刻钟,法租界巡捕房的警车就到了。

由于会场受到外国巡捕搜查和暗探的注意,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安排代表们陆续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

跌宕起伏中召开的一大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讨论了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在沉沉黑夜中点燃了。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毛泽东后来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经过长期艰苦的上下求索,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正确的革命理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近现代中国思想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飞跃。

中央党史研究室秘书长张树军认为,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初成立,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人民的必然选择。

从此,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中国大地深深扎下根来,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开始了漫长的征程,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风和日丽的5月,一大会址刚刚完成一次大规模维修,来自国内外的参观者络绎而至。会址纪念馆馆长倪兴祥说:“红色旅游的勃兴使得我们的接待量越来越大,去年达到56万人次,今年肯定会超过60万人次。现在,会址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党的90岁生日。”

  • 1360***5349: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奋发有为,燃烧激情,提升精神区位,构筑精神高地,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优异成绩,形成推动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强大合力, 以卓越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祝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发现强大和人民幸福安康贡献一份力量。
  • 1391***5780:生在红旗下,党在我心中--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绿叶的事业吧,因为绿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会时刻牢记党的历史,做平凡而谦逊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 1887***0549:喜迎十八大,坚持维护党的方针与政策,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 1822***7585:既往开来,与时俱进,希望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祖国繁荣昌盛!
  • 1348***1112:8月1日那天我正式成为党员,激动的心无法言语。感谢家人及共产党,谢谢。
  • 1351***2933:回顾了从一大到十八大的历史与发展,感慨颇多啊!每一大的召开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都是要有一个新的惠民政策出台!祝十八大圆满召开!
  • 1355***1108:对于党的十八的隆重召开,我相信全党全国人民都充满了期待,我盼望这是一个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一个符合党心民心军心的大会,是一个反映广大普通党员普通老百姓的良好愿望的大会,一个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大会。期待十八大能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给普通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 1596***8215: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沧海桑田,筚路蓝缕,这段血火交织的岁月,这场风雨砥砺的记忆验证了一个光辉的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 1500***0726:值此十八大来临之际,作为一名党员感到万分激动和兴奋,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毫。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衷心祝愿十八大胜利召开。
  • 1348***1895:“十八大”这个被中共党内及中国社会已经议论很久的话题,逐渐走向中国舆论的中心位置。它对中国各级政府的工作,包括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微妙影响都将逐渐显现,甚至对当今世界来说,它的准备、召开和成果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动向之一。衷心祝愿十八大的准备工作顺利,祝愿它召开之前的一年,成为中国人政治心理更加成熟,全国上下更加珍惜团结,鼓励奋进的一年。
  • 1368***1843: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作为党员应该以更加饱满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不断保持动力,为党和人民服务,为十八大献礼。
  • 1516***0835:强民富新篇章,期待社会和谐充满生机,期待富足安康惠及每位贫苦大众。
  • 1360***5349: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大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衷心祝愿十八大的准备工作顺利,祝愿它成为中国人政治心理更加成熟,全国上下更加珍惜团结,鼓励奋进的一年。
  • 1833***5384:中国共产党经历六十多年来的光辉历程,完成了反封建反帝国的任务,把中国焕然一新,六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着想,从建党到建国,土地改革,和城市改革,使中国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 1360***5349:让我们伴随十八大的脚步,共同沐浴那一缕春晖,共同追随十八大的神韵,共同打造我们美好的明天!
  • 1870***3392:虽然我是所谓的“90后”,但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岁月。从21年建党到49年建国,这是怎样的艰辛与成就!而我们生活在前人铺就的今天就要感恩过去,珍惜现在,开创未来!
  • 1342***4597:我从小就是在党的旗帜和熏陶下长大的,爸爸是党员,身边也有不少优秀的党员榜样,并且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一直受到党的各种政策的关怀,这些都使我对党有着深刻的感情,现在我也是一名党员,对十八大也十分关注。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付出极大的心血实现了一桩桩丰功伟绩,带领我们的国家走向了富强,为人民创造着安康生活,十八大虽会迎来新的一届,但相信共产党人的宗旨和精神不会改变,我们会迎来更新的气象,见证更大的发展!
  • 1589***2363:中国共产党人以积极向上、大公无私、爱心丰献的精神传扬在每个中华儿女们的心中!以一种精神代代传承!祖国之幸、人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