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贡酒>新闻

一个企业的“质量控”
——“喝响古井贡”探秘

作者: 曹克伟 2015-10-12

全员有责 质量管控个个在实施

9月,正值中秋产销旺季,在物流广场,记者看到刚刚包装好的成品酒不经过仓库中转就被直接装车。就在2015年春节前夕,古井贡酒在一些城市曾被卖断货。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依然要求绝不能放过每个环节的精益操作,务必确保在中秋旺季产品大规模流通的情况下,不出现任何产品质量瑕疵。

一个企业的“质量控” <BR>——“喝响古井贡”探秘
古井贡酒灌装车间

走进成品灌装车间,干净整洁、生产有序。“这样的环境,不仅生产出来的质量是最好的,而且员工工作还非常舒心,这都得益于公司开展的精益质量管理活动。”成品二部一车间三班班长孔凡琴告诉记者。

一个成熟的质量管理模式,必然要固化到每个员工心目中。古井精益质量管理模式的推行,不仅有力保证了产品质量,也让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成品灌装中心二部二车间的员工信息栏前,几名员工正围在一起阅读着刚刚贴上去的嘉奖通报。“看,周燕燕发现了一个小小的质量问题奖励了2000元。”她们讨论着。原来,9月11日成品二部三车间二班在生产40.6度蓝花淡雅产品时,员工周燕燕在生产前核对材料时发现某个外箱与盒子执行标准不一致,周燕燕立即报告班长,班组立即进行了隔离措施,规避了一起看似不起眼的质量事故。但用成品灌装中心质量管理员吴自浩的话说就是,“哪怕是万分之一的瑕疵,在消费者的手中都是百分之百的瑕疵,所以要做到每一瓶从我们手中流出的酒都是完美的,这是我们的理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与其亡羊补牢,不若预备万一。在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人人都是质检员”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不管处在哪个岗位,对产品质量都负有同样的义务。现在,8000多位员工像周燕燕一样守护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对待每一瓶酒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

精准定位 五项行动处处在管控

2013年,古井贡酒借鉴行业和国际制造业的先进管理方法,提出了独具古井属性的“135精益质量”管理模式。“135模式的落脚点在于精益质量五项行动,体现在工作的点点滴滴,易学易行,处处可实施。我们一直不断坚守质量为天,才得以让美誉天下的‘中华第一贡’不断延续。”该公司品控中心经理芮友涛告诉记者。

“消费者对古井产品口感有什么评价?古井产品是否出现过质量瑕疵?”在一次市场调研中,古井贡酒组织质量、灌装、酒体设计等技术人员行程3600多公里,对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5个省11个城市的古井贡酒市场进行走访。期间,技术人员共拜访客户13家,走访市场终端61家,与外勤人员举行座谈9次,开展培训4次,并对收集到的各类问题反馈进行了综合整理,协同相关部门做出具体改善。而像这样的“技术人员走市场”活动,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每个季度都要进行一次。这个活动属于“精益质量五项行动”中的“敏捷行动”的一部分。

“主动赴市场前沿搜集市场信息,古井贡酒的技术人员告别了‘厨子不进前厅’的做法,主动去找问题、听意见,做好一线的‘服务生’,收集市场对公司现有产品的质量反馈和需求,为进一步稳定和提升酒体质量提供了大量依据。”多次主持并参与“敏捷行动”的品控中心副经理李涛告诉记者。

除“敏捷行动”外,让白酒口感更加舒适的“雨润行动”,则由公司首席质量官主持,国家级和省级评委总动员,最后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亲自定样。按照这个方式,古井贡酒实现了3大系列8大产品的逐一优化。

此外还有让质量瑕疵无处藏身的“扫雷行动”,让过程管控更为严格的“红签行动”,让白酒科技大显威力的“精准行动”,“五大行动”精准定位,相互配合,全面覆盖古井质量管理的每个环节与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