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嗞儿”“嗞儿”,这是喝酒的朋友圈里悄然流行的一个“暗号”,表示喝酒带响,其声音悦耳动听,代表着对宾人的尊重,代表着酒好,大伙喝的高兴。直到记者多次亲临现场才发现,这种“喝酒带响”,只纯粹地属于喝古井贡酒,朋友圈里更是美其名曰“喝响古井贡”。而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呢?
![]() |
颁奖现场,左二为古井贡代表 |
不久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表彰了一批“2015年全国质量标杆”,一个名为“135精益质量”的管理模式赫然在列。不过,细心的读者也很快会发现,在榜单的“质量管理”方向中,只有一家白酒企业,而这家白酒企业正是“135精益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者——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习以为常 精益质量人人记心中
![]() |
“135精益质量”管理模式架构图 |
“135精益质量”管理模式到底是什么?这其中又有什么“魔法”?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的古井管理人员都能给你一个标准的解释:“1”就是“卓越绩效”作统领;“3”就是质量、食品安全、诚信三大体系;“5”就是精益质量5项行动,包括“扫雷行动”“雨润行动”“红签行动”“精准行动”“敏捷行动”等。
而对于普通一线员工来说,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专业的语言描述“135精益质量”是什么,但他们习以为常的工作行为,比任何高深的学术性解读更具有魅力。
![]() |
上甑“父子兵”李连华(右一)与李凯在上甑 |
在该公司的一组蒸酒锅甑旁,记者看到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在上甑。两个人轮流端醅轻撒,配合得很默契。年长的叫李连华,年少的是李凯,他们是一对父子。问李连华酿酒有何窍门?他憨憨一笑说,没啥诀窍,就是按照工艺干,把工艺执行到位。
李连华所说的“工艺”就是古井贡酒酿造的技术标准,这是几代古井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为确保酒体质量稳定,古井全面实施标准化作业,对酿酒生产每道工序的操作流程和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都作出尽可能详细的规定,确保各项参数控制在工艺规定范围内。
有了技术标准这个“酿酒宝典”和李连华的悉心指导,再加上自己刻苦练习,2012年入职的李凯也迅速成长为一名能手,如今就连技术要求较高的上甑对他来说也是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 |
质量磐石 |
在古井,人人都把“质量”二字悬在头上,如履薄冰。古井人认为,质量管理并不是高大上的学术理论,而是表现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和李连华父子一样,现在,古井酿酒工都在按照技术标准实施严格操作。在他们看来,遵守工艺就是敬畏质量,有了这个前提,产品到了消费者那里就变成了诚信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