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中国文化 | 英语点津 | 新漫网 | 进入中国日报网英文首页
 
查询: 搜索     高级查询
山东各地: 济南 青岛 烟台 泰安 东营 淄博 潍坊 莱芜 日照 临沂 威海 济宁 枣庄 聊城 德州 滨州 菏泽
山东 > 头条
滚动新闻

山东省实施大规模海洋增资放流修复渔业资源

2010-06-21 16:51

中国日报网消息:自6月初开始,山东省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海洋增值放流以修复黄渤海渔业资源。

来自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消息说,今年全省投入增值放流资金达到3.5亿元,计划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39.1亿单位,扶持10处新的人工鱼礁区、7处新的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和190个深水网箱建设。

6月7日,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启动海洋增殖放流行动,有5.6亿尾鱼、虾苗放流入海。

6月13日,山东省海水研究所在青岛放流3000万只海蜇苗。

6月18日,日照市向黄海放流1000多万尾对虾、梭子蟹、海蜇等各类鱼虾蟹苗。同日,威海市放流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梭子蟹牙鲆等各类苗种1200多万单位。

沿海的烟台、东营、潍坊等城市也将陆续向渤海和黄海放流鱼虾苗。

山东省海岸线超过3000公里,是中国的渔业重要产区。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受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诸多因素影响,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严重危及渔业生产和海洋生态平衡。

山东省实施大规模海洋增资放流修复渔业资源

自2005年起,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6年来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达14.2亿元。

据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黄聿颂介绍,自2005年以来,青岛市在增殖放流累计投资达2119万元,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3亿单位,回捕放流增殖资源一万余吨。

威海市累计放流、增殖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渔业苗种20多亿单位;人工鱼礁面积达到15000多亩。

目前,山东省在沿海放流品种近30个,包括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海参、鲍鱼、梭子蟹、海蜇、牙鲆、黑鲷等名贵地方经济种类。

多年来山东增殖放流,使近海渔业资源种群数量明显回升。对虾、海蜇、梭子蟹等品种,已形成了较好的秋季渔汛。

5年来,山东已累计回捕海洋增殖资源18万吨,产值49亿元,直接投入产出比平均达1:17以上。

山东还在近海建设人工鱼礁130余处,在莱州湾、长山列岛、烟台、威海、荣成、青岛等地建设了海底人工鱼礁,成为海洋鱼类及海珍品海底家园。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记者:鞠川江 编辑:谢芳

烟台

获得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的烟台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莱芜

莱芜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冶铁中心。

济宁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位于山东省南,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

 
友情链接
 
首页|国际|中国|财经|评论|博览|军事|体育|图片|娱乐|时尚|明星|女人|论坛|博客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