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
![]() |
![]() |
山东 > 头条
![]() |
“三孔”调价:新一轮景区涨价潮前奏? 2010-05-31 11:10
走出门票经济怪圈提升景区科学发展水平 不少听证人员认为,一个县级财政背负着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保护责任,提价实乃无奈之举,但单纯依靠卖门票来筹措保护资金和发展旅游已非当前景区发展科学之道。 “门票经济不是旅游经济的主要形式,门票涨价也不是发展旅游的主要方式。”赵序水认为,景区应更好地为孔子文化和儒学文化打造发展和展示空间,让游客有深度的文化体验,而不是一味地盯着游客的“腰包”。 山东省旅游局纪检办主任赵文友认为,价格调整不符合旅游的发展趋势,一些景区如杭州西湖通过取消门票价格,换来的是更高的经济效益。当前的旅游已是大众旅游,提高门票价格只能将对价格敏感度高的旅游者挡在景区之外。 同时,赵文友指出,价格提高后,很多人也许就不再将曲阜作为旅游目的地,对于这样一个文化圣地来讲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高票价将抑制“三孔”文化效益的发挥。 然而,曲阜文化旅游部门将门票收入与三孔保护的关系形容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此,不少听证人员也给出了建议。 翟振波说,提高门票价格客观上也并非不是好事,现阶段适当调整价格将有利于控制客流,国内一些景区如布达拉宫、九寨沟都采取了控制客流的方式降低对景区的影响。同时,他建议可采取政府埋单的的方式,不应将景区的所有维护责任压给曲阜。 有关专家还认为,应改革旅游门票价格定价机制,实行合理分类与合理定价,这样才会既有益于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保护消费者的消费权益,满足老百姓日益高涨的旅游消费需求。 陈鹏说,目前曲阜正努力拉长旅游产业链,打造深度文化体验游,以期寻求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型。 参与听证的曲阜师范大学后勤处副处长赵琪说,即便是最终决定涨价,也应解释清楚增加的收入是否全部应用于文物保护和景区建设,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这部分资金的监管。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编辑:林静 |
|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