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
![]() |
![]() |
山东 > 头条
![]() |
从此安心一梦长——季羡林骨灰归葬故乡纪实 2010-04-06 09:58
中国日报网消息:据新华网山东频道消息,4月5日清明节,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骨灰归葬故里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从6岁离家到98岁离世,季羡林先生一直对故乡深怀眷恋之情。相安之地、莫非故土,季羡林先生从此可以安心一梦长。 一代国学大师魂归故里 归葬故乡,是季羡林的生前愿望。季羡林曾深情描述2001年他最后一次回乡为父母扫墓时的心情,表达归葬故里的心愿:“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今生最后一次来给您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您的身旁!”今年清明节,季羡林遗愿终于实现,亲属、好友、弟子,还有无数家乡父老前来相迎祭奠。 被称作京杭大运河畔千年古县的临清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鲁冀交界处。从1911年出生到6岁离家投奔叔父,季羡林在这里度过了最为难忘的童年时光。“和同龄的其他孩子一样,小季羡林可以在父母跟前撒娇、淘气”,《季羡林传》中这样写道。 去年7月11日,98岁的季羡林先生与世长辞。“三冠加身,何止五车富学,教后人皆羡;千秋树范,本为万斗高才,看大木成林”,北京八宝山上这幅挽联诉不尽人们对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哀思之情。因同日离世的还有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中华一日陨两星,神州从此少二老”,学界深深为之扼腕,叹息“他们带走了一个时代”。 4月临清大地回暖,位于康庄镇官庄村的季羡林憩园和故居修葺一新。5日上午,官庄村村头小道上挤满了前来迎候季羡林先生骨灰的父老乡亲,他们静静等待这位游子归来。与季羡林离乡时村里不足五百人相比,如今有四百多户人家的官庄村人丁兴旺,百姓安居乐业。 上午10时许,季羡林之子季承携家人将父母亲骨灰安葬于季羡林憩园祖父母坟边。季承说:“山东老家这方水土养育了父亲。作为一名离乡游子,父亲一直深深挂念家乡人民。愿父亲在此安息。”同日,季羡林故居和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季羡林先生由此“魂归故里”。 在父母坟前长跪不起 据临清市政府介绍,季羡林6岁离开临清之后,曾9次回乡探望。季羡林晚年助手、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回忆说:“季羡林先生最后一次回临清是在2001年。这年8月5日,他冒着大雨乘火车用了5个小时回到家乡。这次回乡来到父母坟前,先生长跪不起。”那年季羡林已经90岁高龄。 季羡林热爱故土、对家乡和父母一直充满深厚感情。在季羡林留学德国十年的日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细节:每到年终岁尾,先生都不由吟诵起两句唐诗“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
|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