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
![]() |
![]() |
山东 > 头条
![]() |
百岁“老掌柜”仲肇炜:大贤后裔 诗书传家 2010-03-30 15:06
中国日报网消息:在莱州市沙河镇墩坊韩家村的一个小胡同里,有一个面积不到10平米的小商店。小商店的掌柜,是一个名叫仲肇炜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面善明辨,能打算盘能记账。如果没有熟人介绍,很少有人能看穿老人今年已有百岁高龄。2010年3月1日,记者在莱州市沙河镇北河崖村仲肇炜老人的儿子仲跻奎家里,见到了这位正在“度假”的“百岁老掌柜”。 “今年刚好一百岁,身体好得很,能写、能唱、能劳动,跟个小伙子似的。”仲跻奎有些自豪地介绍着他的老父亲。在老人的6个儿女中,55岁的仲跻奎排行老幺,平时,他的父亲仲肇炜都住在他61岁的三姐仲玉霞家里,在那里的商店里,站柜台、当掌柜。 仲肇炜不在的日子里,他的商店将由他的女儿仲玉霞接管。但老爷子显然对仲玉霞的接手并不放心:“三闺女太粗心,也不熟悉商店的情况,很多东西都找不着,价格也不清楚,经常搞混了账、卖错了钱。”“老爷子确实不放心,经常打电话给俺三姐,问商店的情况。俺三姐也经常打过电话来问,什么东西放在哪儿……老爷子是那里的掌柜,10平方米的小天地,是老爷子最熟悉的地方。”仲跻奎说。 仲肇炜是个有经历的人,进过私塾、当过伙计、办过工厂、务过农。 1920年,9岁的仲肇炜进入私塾念书,前后念了8年。“当时的私塾,主要教习国文,数学等科目虽然也有涉及,但却内容不深,只教些基本的加减乘除以及如何打算盘,代数、几何统统没有。”仲肇炜说。 在私塾,仲肇炜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功底并练就了一手好毛笔字,得到了先生的赏识,16岁的时候,就开始代替上了年纪的先生,帮助四乡八屯的乡亲写对联。90多年后,一百岁的仲肇炜依然能对当时所学的一些国学典籍熟背如流,依然能为慕名而来的乡亲题写对联。 “去年俺闺女结婚,所有的对联和‘喜’字、‘福’字,都是老爷子亲笔写的。”仲跻奎说。“家里没支好毛笔,都秃头了,写得那些字儿,俺都不满意。”仲肇炜遗憾地告诉记者,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在济南同聚银号当记账伙计的时候,用的毛笔比现在要好太多。 尽管不满毛笔的质量,但老爷子还是兴致高高地想要露一手,仲跻奎急忙抢着铺纸、洗笔、砚墨,却被老爷子制止了:“俺能行,自己来。”10分钟后,老爷子完成了两个“福”字、一个“寿”字和一副对联:“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墨迹圆润、神完气足。 “老爷子爱唱京戏。前年老爷子过98岁生日的时候,家里团圆铺张了一下,请了个戏班子,唱了一天为老爷子祝寿。后来老爷子喝多了,拉着俺姐夫上了台,当众献唱《甘露寺》刘备招亲,把戏班子里科班出身的演员都震了。”仲跻奎告诉记者,老爷子性格认真,不喜欢别人喊他“票友”,因为他自认为水平不够,没有正式学过京戏,也没有真正下过场,不过是个人喜好,私底下学学而已。 |
|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