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
![]() |
![]() |
山东 > 头条
![]() |
山东昌乐村民“悬赏500万征清官”事件调查 2009-08-10 09:35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网络江湖”总不乏赫人传奇。山东昌乐县6名村民代表,以1020名村民的名义,“悬赏500万元征清官除村霸”。一帖激起千层浪。昌乐,这处得益于火山喷发的“蓝宝石之乡”,一夜之间被推到了舆论的火山口上。 村民亲查村账,自称发现5000万元资产漏洞 6名村民所在的东南村,位于昌乐县城的中心地带,村民们早已没有一分耕地,他们现在的身份严格来说是城市居民。从县城繁华的步行街拐进一条两边都是平房的小巷子,院墙上不时爬出开着黄花的丝果秧,这片东南村居民区与周边环境迥然不同。亲手上网发帖子的上访村民刘培义的家是4间大瓦房,记者在这里见到了联名上访的其他5名村民,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刘锡禄、赵世儒、张子亮、张志纯和赵修德,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人。 6位村民向记者反映了东南村的经济问题,情绪都有些激动。赵世儒说,东南村1980年建村,2000年时村民因不满村委20年财务账目不公开,要求清查村账。2001年,经昌乐县委和昌乐镇(现改为城关街道办)党委批准,本村成立了村民清账小组。经过半年清账和查证,赵世儒说,发现以村支书卞长智为首的村官们侵占集体资产5000多万元。 72岁的刘锡禄是一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据他介绍,为反映村干部的经济问题,他们每年到北京和济南上访三四次,其中高检、公安部、中纪委、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信访办、民政部等国家部委每次都有批文,有20多封信由他们带回,但至今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调查结果。 “上访的钱是我们自己出的,没有收老百姓一分钱。自己节衣缩食,上访都是自己带着干粮。原来我一天三盒烟不够,现在为了上访我把烟戒了。我们为的是老百姓一千多口人的生计利益,不是像有人说的我们想当村长,我70多岁的人还当什么村长。没有一丝一毫私人利益。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们相信共产党不允许腐败分子长期存在。我们的材料是真实的,法律是讲真实的,我们不需要雇律师。”刘锡禄仿佛在使出全身的气力,说话时身体有些颤抖。 政府部门5度调查3级终结,认定东南村两委是清白的 一场突来的小雨,淋湿了昌乐县城。东南村村委,紧临着村支书卞长智的二层楼房。传说中的这位村支书今年63岁,中等身材,白衬衫,有着一张平和的脸,没有想象中的“村霸”感觉。 在村委二楼会议室,墙壁上挂着“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村”“经济强村”等诸多奖牌,两面鲜红的党旗和并排的伟人像十分醒目。在等待了近一个小时后,卞长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心地无私天地宽。这两天我的知名度提高了,但乱说话总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他们想通过这种形式进行污蔑诬陷,想把人搞倒。事实总归事实,说一些慌,造一些谣,都说明不了问题。他们网上反映的情况没有一点真实的。要是真实的,共产党的法律部门不会让一个不法分子逍遥这么多年!”网上的帖子显然激怒了他。 “20年的账,账账有档案,笔笔有存根。他们说我贪污5000多万元,我很惭愧。前几年东南村年收入不过1000万元。对于反映的经济问题,我个人建议由司法机关来处理。贪污不贪污要看证据。司法机关已经查清我是清白的,而且现在还在继续查,我很欢迎。”卞长智说。 对于先后垮掉的18家村办企业,卞长智是这样解释的:“这些村办企业大的有兽药厂、大修厂、铸塑厂和糕点厂,因城市建设拆迁,多数都没有了。最近,有两个企业迁到外边去了,变成个人的了。村集体投入多少,账上都有,不像他们所说的。全县都是支书一支笔,但东南村是由村主任闫相文签字的。不管建哪个厂子,都是以安排本村村民为主。现在,虽然药厂、大修厂都没有了,但村民搞个体的却不少。前几年,东南村人均年收入全镇第一,去年收入也在5000多元。” 卞长智说:“村里的地都卖完了,收入六七百万元。那时候都是国家建设需要,不管贵贱先支持国家建设,不像现在一亩地能卖好几万元,最便宜时一亩地只有50多元,后期有过千元的。我们有个征地表,东南村对昌乐县建设作出了贡献。” 对于村民的福利,卞长智介绍说,从1980年建村后,从来没向村民收过一分钱。一年提留负担大约40万元,都是集体给交上了。“我们村在全县带头,一个村民一年两袋子面粉,现在老年人女55岁、男60岁由村里拿钱入养老保险。但我对没有带领村民富起来表示遗憾。现在村集体厂子没了,最近通过拆迁置换了一个商场,大约投资3000万元,以后可以靠出租来稳定未来收入。” 据昌乐县委、县政府介绍,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上访人反映的问题,先后责成县、镇两级5次组织查处。2001年2月,原昌乐镇党委会同县检察院、县经管站、县土地局等单位组成调查组,对东南村1980年以来的村级账务进行了历时一年多的调查,没有查实村干部侵占集体资产问题。此后两年多,县、镇两级先后三次组织清账调查,也没发现村干部有经济问题的充分证据。2005年9月,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进行经济侦查,也不能认定村干部经济犯罪事实。 “这是一起多年上访案件,也是一起三级终结的案例。县委、县政府对其反映的问题没有回避,但从结果看没有充分证据证实支书有经济犯罪,公安局也对这起案件下达了不予立案的通知书。但6名村民年龄较大,执意认为支书有问题,拒不接受调查结论。”昌乐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刘效伟说。 上访人挑战政府调查权威,真相该如何被发现 对政府5度调查为何仍难取信于上访人,上访人网上发帖引发舆论一边倒的现象,一些接受采访的干部群众提出如下反思: 以县、镇政府部门为主组织调查,调查主体权威性受到上访者质疑。上访人认为,东南村上访案件虽经中央部委多次批转,责成昌乐县调查处理,但每次调查基本以县、镇政府部门组织调查为主,影响了调查结果的权威性与可信性。 村民赵世儒说:“省市只是听县里的汇报,举不出具体哪一条不实。而且,在调查中没有倾听我们的意见。我们亲自查过账,只要地方调查查不出犯罪事实,我们就不认可。必须有证据说明,我们举报的哪一点不实,并做出具体解释,这样我们才能相信。”最近,昌乐县再次成立调查组,但上访人员表示,如果没有客观中立的第三方调查,这样的调查仍不足取信。 上访村民认为,调查结果缺乏透明度。“5次调查没有给过我们书面答复意见。2001年2月,公安局把我们叫过去询问。2001年5月调查结果出来后曾贴到步行街墙上,我们是晚上照着手电筒抄下来的,第二天就被撕掉了。我们对那次报告不满意。其后三次清账工作,只看到了一份东南村财务问题清查报告,现在有底子,还是我们抢来的。但我们认为这个报告不真实,没有调查组的盖章和签字。”村民刘锡禄说。记者见到了一份县委办公室2006年3月份关于东南村问题的查处报告,上面盖有“机密”章。而对这份报告,上访代表反映只是在街道派出所给他们读了一遍。 网络媒体推波助澜,上访者心态发生变化。8月5日经报纸以新闻采访形式刊登之后,迅速被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转载,原帖也在网上引发广泛热议。赵修德等人说:“我们要求中央派来人,把账调出来统一查。先通过司法机关,然后通过媒体,早晚见到一个清官,问题总归要解决。”记者注意到,网络和平面媒体互动刊发后,致使这起如同定时炸弹一样的上访积案被引爆。由于事实真相仍待彻查,但媒体对上访人反映情况的单方公布,给人以先声夺人的气势,也给政府形象带来不良影响。 有关上访村民五百万元征清官除村霸的帖子发出后,昌乐县委、县政府再次组成调查组对此事展开调查。昌乐县信访调查工作组组长刘继科说:“对于他们这么大年纪上访这么多年了,我觉得还是沟通上的问题,面对面的沟通有利于解决这个事情。我们准备边调查边反馈,直到把这件事搞清楚为止。” 有关事实真相的调查仍在继续,村两委与上访人之间的争论也没有停止。东南村支书卞长智等人也准备状告6名村民涉嫌诬告陷害和诽谤罪。这一上访积案该如何收场,人们拭目以待。 编辑:李晶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
|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