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
![]() |
![]() |
山东 > 头条
![]() |
从奥帆赛到帆船之都 奥运一周年看青岛变化 2009-08-03 11:09
今年五月,在青岛进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上,金融危机的阴影没有遏制住人们对大海的渴望,船艇成交意向和实际成交达历史新高。在此次博览会上青岛本土的品牌就占到成交比例的四分之一。 青岛邹志船艇有限公司是当地最大的一家帆船生产企业,总经理邹志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南非OP世锦赛上,以及接下来在山东省进行的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帆船比赛中,所有的比赛用船均是来自他们公司的产品。 据了解,青岛市目前已经拥有20多家游艇制造企业。除了青岛邹志船艇有限公司,青岛松本造船有限公司、青岛立行车船实业有限公司、青岛凌波船艇制造有限公司等也形成了规模生产。 新“奥帆之都”青岛,引来了全球帆船、游艇等航海商家登陆青岛,游艇经销业也十分红火。意大利意中游艇有限公司、圣汐游艇有限公司、亚马哈游艇公司等,或在青岛市直接开设分公司,或设立了办事处。 奥帆理念成为城市精神 今年7月22日,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一行专程到青岛市,代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向青岛市市长、原青岛奥帆委主席夏耕颁发顾拜旦奖章。 夏耕在获奖感言中说,奥运会之后,我们在利用奥运遗产,进一步推动帆船运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场馆设施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帆船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基地的功能,在青少年中进一步推广帆船运动,积极参与了像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这样的重大赛事。同时,我们也和国际帆船组织,以及许多国家的帆船协会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我们正在把帆船运动那种奋力拼搏的精神,变成为我们城市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城市文明的重要元素。 目前,青岛市正以奥运为标准,遵循全运会特点,构建运转高效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把工作重心转到十一运会筹办工作,把奥帆委的骨干力量投入到青岛赛区组委会,把奥帆赛的工作机制运用到赛事组织上来。借鉴奥帆赛的管理模式和全运会的特点,构建了分级管理、无缝对接的“扁平化指挥、场馆化运作”管理模式。按照奥帆赛经验,建立了赛会志愿者工作的对接体制,赛会志愿者由各高校为主招募管理,城市志愿者工作主要由所在区属地负责,统筹调度。 现在,青岛市正以“世界帆船之都”的风范,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了“迎全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人人都是东道主,我为全运作贡献”主题教育,在全市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对外展现帆船城市开放包容、文明现代的良好风气。充分挖掘人文奥运遗产资源,展示青岛帆船文化和海洋文化魅力。 夏耕说,奥运会之后,青岛市在推动帆船之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希望青岛能够为中国帆船运动和世界帆船运动做出我们这个城市的贡献。同时,我们要把奥运精神渗透到城市的各个方面,能够渗透到我们工作的各个领域,能够进一步推动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能够在全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方面做得更好,使青岛市向着现代化国际城市迈进。 编辑:李晶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
|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