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中国文化 | 英语点津 | 新漫网 | 进入中国日报网英文首页
 
查询: 搜索     高级查询
山东各地: 济南 青岛 烟台 泰安 东营 淄博 潍坊 莱芜 日照 临沂 威海 济宁 枣庄 聊城 德州 滨州 菏泽
山东 > 头条
滚动新闻

隋玉简揭秘:《三十六计》作者为山东人檀道济

2009-07-31 15:09

隋玉简揭秘:《三十六计》作者为山东人檀道济
 
 
隋玉简揭秘:《三十六计》作者为山东人檀道济

 
在我省济宁发现的隋代玉简册最终揭开了一个千古之谜,它不仅把我国古代著名兵学著作《三十六计》的成书时间上推余年,而且以实物例证确定了这本兵学著作的作者。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瞒天过海、欲擒故纵、调虎离山、美人计、苦肉计、走为上……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兵法计策都出自我国古代的著名兵学著作——《三十六计》,但《三十六计》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却一直是个谜。近日,这个千古之谜终于被揭开。中国古玉器研究会、山东孙子研究会、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济宁市政协在上个月召开的“隋·玉简册《三十六计》研讨会”上正式公布,《三十六计》的作者为南朝宋国著名武将、山东金乡(今山东济宁金乡)人檀道济。
 

在这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隋代玉简册《三十六计》实物进行了现场研究认证。玉简册共计66片,单片长24厘米,宽2厘米,厚0.5厘米,平铺长达132厘米,总重量为4.6公斤。玉简册阴刻小篆体文字,共计919字。玉简册首片刻“三十六计”四字,尾片刻“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该玉简册为和田青玉质,由于年代久远,有自然形成的浸色和包浆,部分玉简片有大小不规则的自然蚀孔。

隋代玉简册由权威专家鉴定确认

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副会长、中国古玉器研究会会长侯彦成在此次会议上作了专题发言,并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玉器鉴定专家周南泉的委托,宣读了对隋代玉简册《三十六计》的鉴定证书,与会各方专家也一致赞成所作的鉴定结论,认为此《三十六计》玉简册书法古雅,刻工极佳,内容真实可信,所属年款“开皇”为隋文帝杨坚开国年号,开皇十六年为公元596年,距今1413年,可以确定此玉册为隋代玉书,具有很高的文物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对于这套玉简册的真伪,曾有过争论。隋代玉简册发现与收藏者、济宁市的郭先生告诉记者,这套《三十六计》玉简册是他2003年在济宁民间发现并购藏的。当时发现时这套玉简册十分散乱,有几片还断裂了,购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上面的字迹,虽然并不知道内容,但感觉应有价值,所以没多作考虑就买了下来。买到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拼接和排列,才发现上面的字迹是《三十六计》,字迹也很清晰,但也没有觉出其内在的价值。去年,为了确定玉简册的玉质,他请济宁的专业珠宝鉴定中心进行了鉴定,确认为和田玉,这和北京、南京文物鉴定专家的结果是一致的,他们都出具了鉴定证书。两年多来,他一直在研究上面的内容。后来,和山东孙子研究会取得联系,他们对此非常重视,又请专家进行鉴定和解读,才确认这是揭开《三十六计》作者之谜的重要佐证。由于客观原因,郭先生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名字。

《三十六计》作者的认定具有重大价值

记者今天采访了此次会议的主要参与者、山东孙子研究会执行会长、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主任赵承凤。他告诉记者,这次发现意义非常重大,人们都知道,我国古代兵学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两种,一是《孙子兵法》,第二就是《三十六计》。前者是战略性兵学著作,后者是战术上的。但《三十六计》的作者一直不详,有人曾认为是明末清初时期人写的,争议很大。而此次对隋代玉简册《三十六计》的认定,不但把《三十六计》的成书时间上推了1000余年,而且确定了《三十六计》的作者是山东济宁金乡人檀道济,这就揭开了一个千古之谜。《三十六计》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夫子唯应急走耳。”就是说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经常沿用。近年来,虽然有一些专家也在著述中提出:《三十六计》在南北朝时就已经问世流传,作者就是南北朝时期宋国著名将领檀道济,但缺乏实物例证支持。据考证,檀道济祖籍高平金乡即今山东济宁金乡檀庄人,智勇兼备,屡建奇功,史书中有“优俘善卒”、“唱筹量沙”等事例和“乃坏汝万里长城”之名言。这次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如果说春秋战国的军事实践活动造就了《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古代军事战略理论的话,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战乱,又将我国古代军事战术理论推向新的高峰。檀道济作为这一时代优秀军事家的代表,总结大量的军事实践活动,成就《三十六计》是符合时代背景及其要求的。这次的研究结论并不是孤立的,2007年12月,山东大学孟祥才教授、省社科院谢祥皓研究员在山东孙子研究会的一次会议上就郑重提出,《三十六计》的作者是檀道济,祖籍济宁金乡。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龚言的《我在北大读〈三十六计〉》一书中也明确指出:“檀道济就是《三十六计》的作者。”加上史书记载和民谣、传说,也使得此次结论具有权威性。

赵承凤还介绍,和以前出版的多种《三十六计》版本不同的地方也很明显,隋代玉简册中没有现在版本中的总说和六套计,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的题目及“按”。而“按”中多用春秋战国及汉代战例,但也有两处提到宋、辽、金之事。因此,赵承凤觉得《三十六计》的作者是檀道济无疑,而总说和每计的“按”可能是宋代以后的一位深谙兵法理论、精通易经的人加上去的。他进一步解析、充实、深化了“三十六计”,其贡献也功不可没。还有就是这次确认,把属于山东的文化经典认定到山东,这对于发掘山东的兵学资源、做大山东的兵学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烟台

获得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的烟台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莱芜

莱芜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冶铁中心。

济宁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位于山东省南,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

 
友情链接
 
首页|国际|中国|财经|评论|博览|军事|体育|图片|娱乐|时尚|明星|女人|论坛|博客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