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曼德拉之魂永不熄灭
葬礼安排在上午11点举行,但从凌晨两点起就不断有人陆续前来,可以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到葬礼开始时差不多已经满员了。
【记者手记】在废墟世界中寻找迷失的希望
救护车赶到了,两名医务人员跳下车,怀中抱着两个男孩,冲进和平方舟的战地医院。这两名男孩在河水泛滥的河边被发现。他们当中一个7岁,另一个6岁。
2013年——中国梦之年
今年10月,美国联邦政府关门事件迫使奥巴马总统取消了一系列国事访问,也缺席了巴厘岛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为了峰会上影响力最大的人,美国只能通过口头表态来强调它在亚洲的核心地位,有些讽刺。
英国首相卡梅伦开通中文微博 获大批粉丝关注
我早就观察到外国政客试图通过社交媒体接触数以百万计的中国粉丝。他们的团队抓紧时间用英语、法语或者其他语言上传政客的日程、言论和想法。但是,中国的民众通常看不到这些信息,主要原因在于它们都不是用中文写的。
卢旺达发展信息产业 推动非洲一体化进程
卢旺达的逐渐重生也依赖于其对于信息与通信产业(ICT)的投资,这一产业使整个卢旺达地区连通并统一起来。
【记者手记】中国制造商进军非洲市场
中国与非洲的合作,现在已成为国际关注的主题,在过去评论往往把重点放在中国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桥梁、水坝、体育场馆、港口等,但现在评论认为中国目前主要是对非洲大陆的自然资源感兴趣。
美国首个高铁项目会威胁唐人街遗址吗?
为促进经济增长,中国正经历着一场高铁建设热潮。到2015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预计将达到17600公里。
【记者手记】英媒将焦点投向中国
当我早晨醒来的时候,我注意到气氛有些异样。餐桌旁的电视机正在播送家乡中国的图片,BBC新闻频道正在对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做追踪报道,投递到我家门口的《金融时报》也刊载了相同的新闻头条。
【高端访谈】中国驻波兰大使:“欧洲季”访问旨在互利互惠
(《中国日报》11月29日发表文章,原标题:“欧洲季”访问旨在互利互惠。) 中国驻波兰大使徐坚表示,中国进一步增进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这是旨在实现战略双赢的中国-欧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手记】“海燕”过后,菲律宾莱特岛满目疮痍
乘轮渡达到莱特岛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超强台风“海燕”留下的重创-海边无数的椰子树有的被刮断了树枝,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在崎岖的道路上每隔几公里都能看到一个木头或纸板做成的标志,写着“请帮帮我们”或“我们需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