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观天下 知中国

刺激不刺激"刚需"都在那儿

2012-04-25 08:41:00 来源:经济导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有消息称,近期包括住建部等相关部门的研究机构,正共同研究新一轮刺激楼市“刚需”入市的政策储备。一旦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过快,就可能有储备政策推出。

听这意思,好像现在的房地产增速下降过快,是因为消费者故意憋着“刚需”不释放,非要刺激一下,消费者才愿意买房。

天地良心。不是不想买,是买不起。啥叫“刚需”?“刚需”就是“特别需”,急等着住,不买不行,譬如结婚用房。要使住房“刚需”释放出来,一要消费者有购房愿望,二要房价比较合理。前者完全没问题,后者才是关键。

中国的房价调控了两三年还是调不下来,原因有两条:一是前期房地产暴利时期积攒了若干利润,够他们抵抗一阵子;二是每当房地产调控到关键时刻,总有一些人或部门发出杂音,要求放松调控,从而给了部分房地产商底气和幻想。

“在遏制不合理购房需求的同时,要支持居民购房的合理需求。”这句话绝对正确,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汉语的妙处在于,在不改动一字的情况下,只把前一句重读或者把后一句重读,政策的意图完全不一样了。在整体房价依然偏高的情形下,加重强调“支持居民购房的合理需求”,是否有变相呼吁放松房地产调控的嫌疑?

“刚需”还是“一般性需求”,在操作层面是很难区分开的。买房时,即使“一般性需求”,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伪装成“刚需”。需求不是问题,“把过高的房价降下来”才是调控的核心任务。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就扯拉不清呢?不会揣着明白装糊涂吧?

直说了吧:在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刻,在房价没有恢复到合理的区间之前,调控依然是坚定不移的主旋律。任何打着“支持居民购房合理需求”的旗号,行“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某种变通和消解”之实的做法,只能拖延调控的时间。不仅不能减轻消费者的购房负担,而且还会害死那些对放松调控抱有幻想的房地产商。

“在遏制不合理购房需求的同时,要支持居民购房的合理需求”是真理,但真理放错了时机和地方,也会成为谬误。住建部等现在需要做的是继续重申房产调控政策坚定不移。“刺激”的政策可以悄悄地准备,但声张出来就可能成为错误的信号。只要把房价降下来,“刚需”和“不刚需”都不是问题,不用刺激大家就买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