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企业着力提升文化附加值
“品牌大众化,产品同质化”,近年来国内家具企业盲目的追求利益,抄袭、复制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也令市面上充斥着大批外观类似价格却良莠不齐的低端家具产品,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价格战不时出现。而2010年以来,受到上游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一些家具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另外,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他们关注价格的同时,更加注重家居产品所带来的功能、文化、品位等个性标签。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不少有志于摆脱这种低水平竞争怪圈的高端家具品牌。都在强化自己的家居设计理念。这种理念立足于“消费者买的不仅是家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产品的设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主动培育消费者形成更好的家居消费观,提高对家居文化内涵的认识和审美素养。
品牌文化价值无法代替
对于家居行业的发展提升,不少行业专家已经给出建议:应该由过去的生产产品、卖出产品的模式,转变为生产产品和文化、卖出产品和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在目前城市居民更重视个人生活体验,重视文化消费的观念中,单靠家具产品的使用价值是很难盈利的,更多要靠产品所包涵的其它方面的附加值。而文化就是这些方面中极重要的一项因素,并体现在产品的设计风格,包装、营销等各方面。这样一来可以让产品增值很多,另外还可以以产品所包涵的文化价值去吸引消费者。
从众多家具企业今年推出的新产品中可以发现,家具企业从此前一直接连不断的价格战,逐渐转向为设计、环保等附加值的较量,与之前家具产品附加值不高,徘徊在成本竞争的层面相比,今年更能明显感觉到家具企业重视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研发部分。
百强家具总经理陈晓太就表示,家具不能以价格战来进行竞争,而应该提供更多附加值。为此,百强从德国购进了上千万元的数控机床,并邀请德国知名设计师操刀设计新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使得百强家具今年3月份销售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50%。陈晓太认为:“只有坚持创新,行业才能持续发展。如果大家不创新,互相抄袭,那么这个行业的未来将会十分悲惨。”
可以说,关注产品的内涵和文化是家具取胜的法宝,设计和服务这些附加值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家具的价格高低。如今消费者对家具的理解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功能性,更需要的是功能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品牌背后的文化。品牌的文化形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产品的软价值,而这种软价值是其使用价值无法代替的。
培育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观
很多消费者在选购家具前,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只是在逛卖场时挑选合眼缘就出手。不少企业对于这类消费者,也采取了主动出击,积极培育文化消费观的做法。许多高端家具品牌不仅在强调产品设计中蕴入品牌文化,并且在专卖店展示厅中则大搞“家居设计”创意。
当消费者踏入家具卖场,迎面而上的不再是导购员,而是一个个身上标有各自名字的家居设计顾问,他们不再是千人一面地介绍家具,而是传达选择家居就是选择生活方式的理念。据悉,有些高端家具品牌还会专门成立管理学院,对设计顾问、企业管理者、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各个店面也都设有自己的培训经理,对设计顾问进行长期的培训,传递最新的设计以及服务理念。
其实,像这些将导购员转变成“家居设计师”就是一种家具产业的创新。家具种类成千上万,占据着家居装修的重要比例,因此它更需要搭配与设计。现在很多家具企业都在逐渐转变自己的营销理念:“消费者买的不仅是家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为了迎合市场的更深层次的需求,他们也会提供家居设计顾问,教会消费者家居配搭方案,设计出令消费者满意的时尚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