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国经济|股市基金|经济数据|分析评论|房产动态|消费旅游|保险|理财|
  精彩推荐 候任总理未通过议员资格审查 泰大选或存变数|默多克被要求受质询 国际新闻公司或被出售|我央行前副行长被提名IMF副总裁 或月末履新|
财经>资讯抢鲜报
体验式游戏营销: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
2011-07-14 12:15:49      来源:第一营销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以海尔、联想、华为、中兴、TCL、海信、吉利等品牌为代表,中国品牌正在试图超越自我。但是如何超越廉价的“中国制造”的低端形象,通过构建品牌资产来真正融入国际市场,却面临不少挑战。当中国制造和中国的国家品牌形象广告正在全世界播出的时候,中国品牌也需要认真思考其如何在国际市场进行传播。以下的一些思路或许值得中国品牌参考。
第一,在文化冲突下的品牌文化感召力塑造。这几年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遭遇,很多人认为面临的是极大的文化冲突问题,因为中国文化并未得到世界普遍认可,于是品牌自然也就不会被当地消费者所接受,但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累积了巨大的财富,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地位。今天的中国已经具备全球性经济大国的主要特征,正在被推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同样,强盛的中国,也为中国文化领先于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事实上,文化冲突仅仅是其表象,真正的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品牌是否具有强烈的品牌感召力。这种品牌感召力的缺乏,主要在于很多中国品牌习惯于用中国式思路和结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品牌定位和传播诉求,但是缺乏未能体现出足够的国际化品质以及国际化的消费者心理认同。因此,品牌融入国际化的文化元素以及塑造能让海外消费者共鸣的元素是中国品牌改变当前品牌形象需要去改变的方面。
  第二,学会在中国文化中发掘、提炼在国际市场中成长的元素,并将其塑造成独特价值。日韩和欧美的品牌在跨国的传播中,总是不断的将其本国的文化融入到品牌文化中,使品牌产生巨大的张力,例如日本文化中的严谨、精细和对制造细节的追求精致完美的工匠文化,以及家族式的文化管理方式,却是其品牌在海外市场赢得快速成长的法宝,无论是日本丰田还是索尼、尼康和松下等品牌,品牌文化中都具备这样的文化基因。中国品牌面临国际化竞争时面临问题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时候,往往是盲目西化而对中国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坚持和挖掘的不够,或者在中西文化之间徘徊和游走,最后导致缺乏品牌的个性和风格。而大凡是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元素融入品牌传播的企业,在海外都获得了认可,例如佰草集在国内市场更加侧重介绍产品的中草药配方和功效,但是在海外市场,佰草集则根本不提及“复方、君臣佐使 ”等用药原则,而是借助欧洲消费者熟悉的中国文化符号——玉手、针灸、太极等进行沟通,并以黑白双色映射中国文化中广为人知的太极概念,营造一种东方神秘主义的品牌联想,在欧洲取得成功。
  第三,利用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契机,大力推进品牌传播。2011年1月份,《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于纽约时代广场精彩上演,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展示了包括宋祖英、姚明、袁隆平、杨利伟等在内的,涵盖文艺、体育、农科、航天等各行各业的杰出华人,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诠释中国人形象,全景展现了现代的中国国家形象以及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品牌的打造就是向世界输出文化和价值观,文化输出为品牌创造环境,企业品牌的塑造也在进一步传播国家品牌和文化。因此,对于中国品牌来说,借助中国国家品牌形象塑造的契机,紧随中国国家品牌传播的节奏,来加大传播品牌形象,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影响力。例如,在当前《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热播的同时,中国的品牌可以推出相关的中国品牌文化符号的传播,以及中国优秀的产品品质的传播,让更多的外国消费者在记住国家品牌的同时也记住了企业品牌的形象。
  第四,建立国际化品牌传播的体系,并借助国际化的平台进行品牌塑造。品牌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国际市场对企业的贡献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海外市场销量、产品与技术的全球领先度、海外产业基地布局等等。这其中,对于品牌的国际化的影响力塑造是品牌价值提升的核心,这需要企业有足够的耐心去逐步的完善品牌文化传播体系,慢慢的培育品牌文化。中国品牌在本土系统化管理品牌的体系本身就比较缺乏,放眼到国际市场,这点上自然也会是一个短板。韩国的三星在全球崛起,主要依靠三星的全球化品牌战略管理以及其背后的三个重要因素:产品的领导性、系统性的品牌管理和差异化营销模式,同时三星坚持走体育营销的战略,借助国际平台上的重大体育赛事来塑造自身的品牌高端形象。在这方面,中国品牌的经验还比较少,未来需要逐步将国际化品牌的打造系统化、科学化以及持续化。
  第五,利用新媒体平台塑造品牌。社交媒体的兴起让营销界一跃步入一个完全透明的时代,Facebook、Twitter、YouTube和消费者博客等,让品牌传播的模式彻底改变,消费者有可能和素未谋面的数百万个消费者相互交流,在其中谈论你的品牌。因此,在全球化数字化平台上的品牌传播可以覆盖庞大的全球受众群体。如今,很多国际化的品牌都在Facebook等数字化媒体平台上进行营销投入和品牌塑造。对于中国品牌来说,需要考虑抓住科技化的浪潮以及全球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利用新媒体的平台面向全球消费者进行品牌传播。
总的来说,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推广、国际化营销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有效的推广渠道和工具,也缺乏体系化的认识和相应的经验,因此,学会挖掘自身的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学会使用国际化的品牌沟通模式,将中国文化融入到品牌文化中,才能让中国品牌走的更远。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易容术:美女瞬时变老翁
这种化装不同于医学整形,因为它的该变是暂时的,而且也是可以还原的。 >> 详细

论坛
90后MM出租胸部做广告
一位名为“寂寞小狐狸”的90后女孩近日在微博上曝出将出租自己的胸部做广告赚钱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