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地区城市化的警示和借鉴
拉美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有着警示和借鉴意义。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宜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深刻的变革,正是由于忽略了城市化与经济、社会、自然和个人的统一协调,缺少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总结和及时调整,拉美地区的城市化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和城市危机。拉美城市化表明,仅仅追求城市化水平和人口集聚的增长,而不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自然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行的。
因此,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需要有长期、逐步推进的理念,需充分考虑城市化与工业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实行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要科学地制定城市化评价体系,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包括城市社区管理,保证城市化的有序推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使其适应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和管理体制等。
二、选择适合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拉美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即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越低,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越小,现代化程度就越高。这种简单模仿发达国家的倾向可能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在拉美,由于历史原因,大量土地和其他农业资源被少数人垄断,中小农户的发展空间被大幅压缩。丰富的农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无序地向城市流动,进而在城市化过程中造成大量社会问题。
三、大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人口与产业向大城市集中,可以带来显著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但拉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表明,城市规模过大,容易引起用地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病,这类城市如果集中了过多的人口和资源,就会对边缘地区的发展产生排斥效应,进一步加剧地区发展的失衡。有鉴于此,我国宜注意避免先集中后疏解的巨大代价和自发的城市化过程,通过提高、完善大城市功能,积极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建制镇的适当集中,重视城镇密集区的培育与整合,从而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