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云南>云南新闻
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云南文山州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纪实
2011-04-13 13:17:46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云南文山州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纪实

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纪军 摄)

生态的家园

多年来,文山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得到中央各部委和省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一片片疯长的石漠正在被扼制、被改良,在壮乡苗岭出现了项目区梯田数量、粮食产量、群众收入普遍增加,农业生产条件、群众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土流失量、坡耕地、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的喜人局面。

一条条水泥路坦荡平直,一座座砖瓦房错落有致,一片片桔子树正茁壮成长,党员活动室、活动场和环山小花园互为照应、联成一体,这是西畴县兴街镇江龙村的真实写照。10年前的西畴县江龙村,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群众的生态意识差,乱砍乱伐现象突出,生态环境恶化,饮水困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龙村群众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主,以建沼气池为突破口,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目前,该村建成提水泵站1座,引水渠4.1公里,建成基本农田160亩,坡改梯300亩,实现了人畜饮水安全,实施封山育林1000余亩,发展经济林果柑桔260亩,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208元增加到2010年的5600元,森林覆盖率由1990年的32%增加到现在的80.4%。江龙村人正从一个“花钱靠贷款、吃饭靠讨粮”的贫困村寨变成富裕的生态村,创造了在石漠化地区建设绿色生态家园的奇迹。

文山市、砚山县、广南县是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试点县(市),在试点治理中效果明显。2008-2010年,共实施石漠化治理面积385平方公里,预计通过三年的试点工程,可完成人工造林10.6万亩,种草630亩,封山育林35.3万亩,可新增森林植被10.6万亩,减少水土流失7万吨,使治理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08-2010年石漠化项目资金共安排产业发展项目1158.834万元,有力带动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通过试点工程,在改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实现了石漠化综合治理与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的紧密结合,强化了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初步改变了试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坚定了大力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信心和责任心。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有力推动下,文山州的经济社会逐步呈现出喜人的局面。2010年,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0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179.7亿元,年均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192.7亿元,年均增长27.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14.9亿元,年均增长25.5%;农民人均纯收入2806元,年均增长15.5%。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31∶29∶40调整到23∶35∶42,全州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大战石漠化,苦战石漠化,文山正在努力创造绿色生态奇迹。

文山州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石漠化面积大、群众贫困程度深,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任务依然很重,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还需要国家各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坚信,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文山各族儿女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实施“六子登科”等生态项目,建设“森林文山”,将文山打造成了新世纪的生态家园。让奇迹再次证明,石漠化是可以治理的,石漠化是可以治理好的。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编辑:宁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26日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审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详细
点击排行
  海协会驻会副会长李炳才赴台吊唁连战之母
国台办回应“大陆航母年内下水且命名指向台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