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云南>云南新闻
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云南文山州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纪实
2011-04-13 13:17:46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云南文山州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纪实

西畴县炸石造地。(朱荣 摄)

大战石漠化

面对石漠化,除了奋起抗争,人们已别无选择。多年来,文山州在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发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紧紧围绕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目标”,着力抓好增加植被、建设基本口粮田、发展草地畜牧业、农村能源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发展后续产业等“六大任务”,全面打响文山州石漠化综合治理攻坚战,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强基固本,一手抓产业化扶贫输血造血,逐步走出了一条石漠化重灾区产业化扶贫的新路子。

文山州大力实施“搬家、种树、办教育”的“山瑶”扶持发展模式,大搞石漠化综合治理。“山瑶”地区旧貌换新颜,让特困民族支系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喜人成果。在“僰人”地区,文山州开展“一搬家、二建房、三读书、四种粮、五种树、六种烟辣、七养猪羊”的扶持发展思路,使“僰人”地区通路、通电、住房、就医等问题逐步解决,“僰人”发展扶持工作稳步开展。如今的“山瑶”、“僰人”村,一改昔日道路泥泞不堪、房子风吹欲翻、食不果腹、衣难蔽体的景象,一条条水泥路直达新房门前,一幢幢漂亮的楼房错落有致,群众脸上写满笑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岩溶专家认为“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的西畴县已经基本丧失了人类生存条件。面对所谓的权威断言,蚌谷乡么石谷村的人民炸石造地、种土造地。他们先在石头上播种土壤,然后才在浅浅的土壤里播洒种子,用辛勤的汗水铸就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闻名全国的“西畴精神”。

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西畴人民迸发出火一样的热情和钢铁般的意志,以石漠化治理为突破口,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树立大生态理念,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促进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效益型农业转变。致力于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人居环境,繁荣生态文化,打造绿色生态家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生态成为西畴的立县之基、发展之源、富民之本。在与时俱进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西畴精神”,用科学发展观锻造了新的“西畴精神”。

面对石漠化的严重侵袭,文山州一直在摸索,在实践。通过几年的石漠化综合试点实践,积极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发展生产与劳务输出相结合、就地开发与异地开发相结合的措施,总结出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治理模式,有效地遏制了石漠化的漫延,为全州的石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26日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审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详细
点击排行
  海协会驻会副会长李炳才赴台吊唁连战之母
国台办回应“大陆航母年内下水且命名指向台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