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清理整治违规占道经营问题(共6项措施)
(一)结合社区蔬菜副食品直销点建设,因地制宜地建设各类大型、小型市场
75、相关部门尽快提出新建市场选址和用地意见,由各区负责具体实施,切实加大便民市场建设力度。
76、各区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进一步规范流动摊贩入户经营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在每个社区建设固定摊点,解决流动商贩入户经营问题。
77、各区对入户经营的流动商贩,可适当减免相关税费,减轻其经营负担。
(二)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让占道经营商贩了解优惠政策,引导其主动入户经营
78、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和服务力度,切实规范流动商贩经营行为,保障入户经营商贩切身利益。
(三)多渠道筹措市场建设资金,在市场建设方面给予各区资金支持
79、制定就业专项资金使用工作方案,支持各区建设社区就业服务便民点(便民蔬菜直销点)等各类市场建设。
(四)清理规范自发劳务市场
80、抓紧做好天津路和火车南站两个自发劳务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尽快规划建设新的劳务市场,规范劳务市场经营秩序。
十、做好区政合一、区划调整和完善街道社区管理体制工作(共11项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对重点片区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
81、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适当增加服务机构和人员,对各区拟增设的片区管委会进行调研审核,条件成熟的抓紧组建。
82、加强基层管理密度,尽快研究制定增设社区的意见,核准后尽快组织实施。
(二)进一步完善街办工作机构和职能
83、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调整街办内设机构和职能,强化其执法职能和服务功能。
84、给每个街办适当增加一批事业编制和公益性岗位。目前,可先从街办巡逻队中抽调10人到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经培训后从事居民生活服务工作。
(三)明确社区工作职责,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
85、逐级清理社区各类检查考核评比项目,建立市、区两级检查考核审批制度和社区减负督查工作制度。今后,市、区职能部门不得随意向社区安排工作。
86、四个中心城区每年可公选一批政治坚定、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通过人事考核纳入事业编。
(四)加大对街办、社区经费投入
87、从今年起,将社区经费由每年10万元提高到16万元,市、区两级各承担8万元。
88、市财政为四个中心城区每个街办每年补助20万元,其他经费由各区根据工作需要拨付,原则上每个街办每年工作经费不低于100万元。
(五)关心基层干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
89、制定加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和建立业绩考核奖励机制的意见,特别是对街办、社区书记和主任走访接待群众、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及时反馈解决情况等工作,提出硬性要求和量化标准。
90、各区制定街办、社区干部培训计划,逐年培训,长期坚持,提高街办社区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91、各区负责对考核优秀、工作突出的街办、社区书记和主任给予适当奖励,同时对庸懒散拖贪的街办、社区书记和主任,加大整治力度,进行严格问责。
十一、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共7项措施)
92、抓紧实施68条“丁字路、断头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两桥一路”,加快会展大道、外环路东北段、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轨道交通试验段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做好城际铁路建设。
93、尽快更新公交车辆,加大运营公交车辆投入,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切实解决公交车班次不足、车况差、到站不准点等问题。特别是解决70路、914路城郊公交线路的班次和数量,绝不能因考虑经济效益而减少城郊地区运营车辆。同时,增加500辆出租车。
94、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加大对交通违章行为教育和处罚力度,建立严管重罚常态化机制。加强与昌吉、吐鲁番等周边地区交通管理部门的联动,严格教育培训,共同把好机动车辆驾驶证照的考取关,引导司机养成文明行车的习惯。
95、继续保持现有上路执勤警力,并将全市交通协管员人数由现在的343人增加到550人。
96、加快停车场建设,做好6座立体停车场建设工作,因地制宜建设小型分散立体停车场,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
97、尽快制定出台我市停车场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停车场专项规划,规范停车场建设和使用。
98、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立即启动“黄标车”限行管理,禁止尾气不达标的“黄标车”在市区行驶。
十二、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共2项措施)
99、尽快拿出关于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效能的具体意见,研究审定后,以市委、政府两办名义下发
100、在建委、招商等审批服务部门建立首席代表制、限时办结制问责制、倒查制、举报制和奖励制等制度,并于3月中旬完成政务中心窗口优化整合工作。
来源:乌鲁木齐在线 编辑:邓京荆 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