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8日,“蛟龙”号潜航员叶聪(前右四)等在欢迎仪式上。当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级海试返航欢迎仪式在江苏江阴举行,“蛟龙”号顺利返航。新华社金良快摄
“蛟龙”还将去哪里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告诉,此次“蛟龙”5000米海试主要是检验和考核“蛟龙”号3000米级海试后技术改进的效果以及“蛟龙”号在5000米深度的安全性能和作业能力。他说,尽管发现“蛟龙”号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自己对此次海试的结果比较满意。
徐芑南说,按照计划,明年3月份“蛟龙”号将赴南海进行新的科学试验。赴南海的目的主要还是勘察海底地貌和环境参数,这也是国家“863”计划中“南海深海过程演变”课题的一部分。
另外,“蛟龙”号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介绍,“蛟龙”号今后一段时间将进行系统改进,计划于明年7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7000米的下潜试验。(本报通讯员袁于飞 江苏江阴8月18日电)
■资料链接
深海里面有什么?
中国大洋协会提供的材料显示:全球海洋油田的最终可采储量接近一万亿桶,约1400亿吨;海洋天然气的储量是140万亿立方米。而根据国际天然气潜力委员会初步统计,世界各大洋可燃冰的总量换算成甲烷气体,大约相当于世界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总储量的两倍。全球大洋底多金属结核资源总量约为3万亿吨。这些海洋资源,大多藏在深海。更有一些战略性的资源,只有在深海才富有,比如“蛟龙”号取回的锰结核,一般覆盖在4000米—6000米的海底表面,全世界总储量估计在30000亿吨以上。其提炼的钛金属,在航空、航天、核能等高科技领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根据国际海底环境管理局规定,要申请哪个大洋公海区的预先开采权,就必须要有载人潜水器获得样品和图像作为依据。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