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啥一出国就爱“血拼”?

在伦敦奢侈品商店内购物的中国顾客 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近几年来,中国人到海外扫货渐成潮流。与国内同样商品相比,价格优势、质量有保障以及周全的服务,是推动中国人海外扫货潮的主要原因。从服装到手表,从香水到珠宝,从皮鞋到奶粉,国人消费的触角已延伸到国外,并成为一种现象。
对于去海外扫货的中国人来说,价格差是最大的吸引力。记者日前在美国纽约的伍德伯里购物中心看到,巴宝莉牛角扣大衣的价格是795美元,加上税折合人民币也就5700多元,国内则要近1万块。又比如Northface羽绒服,在国内要几千元人民币,但在这里100多美元就拿下。Northface在中国属于高端户外品牌,很少打折,即使打,折扣也小,但在美国则属于平价大众品牌。
韩国是为数不多在市内设有免税店的国家。游客只要出示护照和机票,即使不在机场,也可以随时随地购买免税品。在韩国免税店,经营的品牌和品种应有尽有,而且一些名牌手表、化妆品价格甚至比中国香港还要便宜。比如劳力士手表香港的价格就要贵出这里3000元人民币左右。一位游客告诉记者,从北京坐飞机到首尔不到两小时,往返机票平时也不过2000元左右,赶上打折更便宜,所以她觉得来韩国购物比去趟香港还省事儿。
记者美国体验:挣得比美国少,物价比美国高,为啥?
近日,一条微博在互联网上疯狂流传:中国,工资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 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 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孙笛毫不犹豫地转发了这条微博。
一周前,她刚刚结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学期的研究生课程,特意穿着崭新的行头回国——9.9美元的Crocs鞋,39.9美元的Levis牛仔裤,30美元的Tommy Hilfiger牌T恤衫。孙笛发现,这些东西在国内的价格分别是499元、799元和799元。
“真不知道是美国太便宜还是中国太贵了!”孙笛向记者感叹。
她清楚地记得,出国前她和朋友在汉拿山餐厅吃了一顿烤肉,点了3个菜,一共120元。回国后还是在同一家店,点同样3个菜,价格却变成了240元,“盘里的肉还少了”。
“中国制造”洋品牌为何反而在中国卖得贵?
来源:新华国际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