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时政
2011年中盘点:六大关键词勾勒外媒眼中的中国
2011-07-05 09:08:34      来源:新华国际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2011年中盘点:六大关键词勾勒外媒眼中的中国

外媒从京沪高铁看当代中国:为什么中国做到了 我们没?

2011年中盘点:六大关键词勾勒外媒眼中的中国

6月30日,满载着旅客的京沪高铁G215次列车驶出天津西站。当日17:05,京沪高铁G215次列车在改扩建后的天津西站满载旅客,正点首发上海虹桥车站。京沪高铁天津西站至上海虹桥车站全程1213公里,运行时间5小时零7分钟。新华社记者刘海峰 摄

被比作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京沪高铁昨天下午发出首趟运营列车。登上列车体验的记者们纷纷在300公里时速的显示屏前竖起大拇指拍照留念。两周前,他们还在新闻发布会上抛出令铁道部官员难以招架的质疑。正如“美国之音”记者所说 ,当你坐上这趟“面向未来”的高铁列车,就感觉到中国完全有理由为它骄傲。当然,高铁不可能指望用一趟列车就扫清所有的质疑,尤其是高运营成本、施工质量等问题的确需要更长时间做答。但英国《每日电讯报》称, 在中国,支持高铁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对国家未来会更美好深信不疑,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目睹奇迹发生。相比于中国国内舆论的褒贬不一,外媒的评价反而更高些。也许,那些曾得益于大规模修建铁路和公路而领先世界的西方国家,算的更多的是一本历史的大账。

法新社6月30日称,高铁被视为减轻中国交通系统过大压力的重要一步。京沪高铁可能对塑造未来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大转型意义,沿线所有城市也都将受益于此。

德国《柏林晨报》6月30日报道说,当记者乘坐京沪高铁时,餐车中正播放着影星成龙最新的功夫片。事实上,中国高铁本身也是一部功夫片,让西方看得目不暇接。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京沪高铁常被比作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但在两周前长达两个小时的记者会上,有关安全和债务的连珠炮式的提问,令官员们难以招架。不过,当周一记者们踏上高铁体验之行的时候,他们只是在列车数字速度显示屏前竖起大拇指拍照,就连理应习以为常的外国记者都大为惊讶。 CNN记者称,考虑到高铁时速达300公里,是美国最快列车时速的两倍多,在车上感觉真是平稳异常。身旁的中国朋友更是骄傲地指着桌上的咖啡杯说:“看,一动都不动,厉害吧?” >>详细

美主流媒体称中国高铁显示了创新能力

2011年中盘点:六大关键词勾勒外媒眼中的中国

6月17日,服务员在为旅客准备茶水。新华社记者 陈树根 摄

文章说,穿梭于中国最大两个城市之间的高铁通车,使中国“举国自豪”。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铁列车是目前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最快地面交通工具,展示了中国的创新能力。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众多大型工程如三峡大坝、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胶州湾大桥)的国家,高铁网有些类似于美国的太空计划。

京沪高铁通车前一周,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发表《高铁网带给中国实际经济效益》一文。文章认为,这个世界最先进的高铁系统将带来实际经济效益,增强中国对美欧的竞争力。

文章还认为,50多年前,美国修建州际公路系统推动了国内现代商业的发展。如今,中国高铁发展计划也有助于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不同的是,中国高铁的建设时间要快得多。

文章说,高铁的建成将使中国的制造业更为高效。与此同时,客运向高铁的转移,将使原有铁路运力可以腾出来用于货运,更加方便物流。 文章称,中国对高铁的巨大投资或许对美国有启发。

综合消息:法德英媒体赞叹中国京沪高铁通车

法国《世界报》7月1日发表的文章指出,在宇航员步入太空、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后,一项新完工的大工程登上了中国人自豪的圣殿——连接中国北京和上海的高速铁路开始运营,位于该高铁沿线的地区正由此期待旅游业和商业大发展,一些城市正在建设连接高铁车站和旅游区的新路,往返北京和上海的航班机票价格则明显下降。

法国《回声报》7月1日报道说,一条1318公里长的高速铁路使中国南北两大都市相距不到5小时车程。这条高铁线路之长居世界首位,连接法国加来和马赛、1067公里长的高铁已失去头把交椅。 中国在发展高铁方面的雄心总是让人吃惊。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建的高速铁路将达1.6万公里以上。

《有史以来最快的龙》——这是30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一篇报道的题目。该报道指出,本周四,北京与上海之间开通了迄今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中国由此创造了一条令人印象深刻的交通线。 明年,中国香港将通过一条高速铁路与北京相连,全长约2240公里的该线路可在不到8小时内走完。中国现在看起来无法赶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2011年中盘点:六大关键词勾勒外媒眼中的中国
杨洁篪与日外相会谈 重申钓鱼岛是中国领土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