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中国要能承受一定的孤独
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所谓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寻找外交平衡只是表面的,澳大利亚从骨子里是个亲美国家,中国的经济吸引力不可能让澳大利亚转为亲华。他认为中国可能是“史上最孤独的崛起大国”。
他大概没说错,中国的经济能力转化成政治魅力是相当漫长的过程,甚至中国当前的经济能力也仍处于积累阶段。中国的发展模式吸引了不少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显然缺少亲密的朋友。
最大的问题来自于西方,不仅美国,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不认同中国“走自己的路”,在针对中国的人权指责中,他们众口一词。中国周边国家对华经济交往密切,并普遍受益,但“中国威胁论”在不少国家都有,他们愿意拉美国来“平衡”中国,这一切对喜欢和谐和热络的中国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开心的事。
美《时代》周刊:为什么我们害怕崛起的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6月7日发表题为《为什么我们害怕崛起的中国?》文章,以下为主要内容:
显然中国的崛起,整体而言对全球经济是有益的。中国13亿人获得新的财富,意味着多了13亿可以从世界其他国家购物的人,为美国实验室和日本工业区乃至巴西的矿井创造就业。不再完全依赖于美国消费者的全球经济可能会更加稳定和繁荣。
但几乎没有人是这么看待中国的。许多人根本不承认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积极作用。相反,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所带来的竞争或是许多人认为中国“偷走”的就业机会。不过即便是那些意识到、甚至直接受益于中国发展的人,也无法不对中国的发展感到不安。但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担心崛起的中国,却不担心崛起的印度?或者说,为什么一个经济强大的中国比一个更强大的欧洲更难以让人接受?
许多人对于中国崛起的矛盾情绪,正是我最近在《时代》周刊撰写的关注澳大利亚与这个“中央帝国”关系的文章的主题。澳大利亚正在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对于未来的启示。而对于我来说,在澳大利亚进行报道让我思考为何我们这么多人——不光在西方,在亚洲也是如此——对于中国成为超级大国这件事如此忧虑。
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从中国迅速的经济增长中获得多于澳大利亚在经济发展方面获得的好处。由中国需求——尤其是对原材料的需求——猛增而带来的出口繁荣是澳大利亚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得以避免衰退的重要原因,甚至可能是决定性因素。对华贸易还刺激了投资和就业。 但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人对于他们和中国关系的发展开始感到不安。他们担心经济增长太过依赖中国。他们担心中国会利用其经济影响力对澳大利亚施加政治压力,担心有利于他们钱包的那些事情会从政治上和战略上对国家造成伤害,而且中国越强大,潜在的危险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