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热点事件中的官员开微博为何叫座不叫好

2012-09-13 11:17: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在公共新闻事件中,网络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监督作用。近日来,从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到湖北省麻城市委书记杨遥,在一些热点新闻事件中,当事官员都在第一时间现身互联网,或开通实名微博,或举行微博访谈,直面亿万网民。此举虽引来广泛关注,但最后都落得叫座不较好的局面。

第一时间上网引关注

延安“8·26”特大事故现场微笑的杨达才,被网民曝光多块名表,使“微笑局长”的丑闻迅速发酵,杨达才本人也因此被嘲讽为“戴表哥”。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受质疑的局长很快开通了网络实名微博,收获了1.2万多关注者。不仅如此,他选择在风口浪尖,作了直面网民的微访谈。

8月29日晚9时至9时30分,可能是杨达才一生中收获问题最密集的半个小时。网民提出了6096个问题,给这位局长的评论更是多达23780条。

在访谈中,杨达才坦承没想到网上舆论发展这么快,“让广大网友这么关心”,所以才借助微博“跟网友作一个交流和沟通”。

但这位官员对负面信息反应如此之快,还是令网民大感惊讶。“请问杨局长,你这次微访谈是出于真诚呢?还是在作秀?”网民“很黑的小帅”问。“我确实想在今天和网友进行一个沟通,表达我的歉意。但因为一直忙于处理事故,到现在才坐到这里。来晚了,很抱歉。”

杨达才的这一表态赢得了不少网民的认可。“你会开微博来向公众澄清道歉,还是个有诚意的官员。受到质疑的官员出来向市民说个清楚,是件可喜的事。”网民“升龙拳”说。

9月3日,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3000名学生背课桌上学事件引发社会关注。针对网上铺天盖地的质疑,麻城市委书记杨遥的反应与杨达才颇为相似。他在9月8日开通了实名微博,并于9日凌晨发出了书面回应。他表示,麻城市政府将在3个月内解决全市中小学生的书桌问题。

“事件发生以后,谣言或者流言的传播有时比真相还快。政府只有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才能阻击谣言。”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张志安副教授分析,“24小时黄金原则”是传统媒体时代的标准,近年来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危机事件发生后的“一小时黄金原则”。更有甚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研究发现,现在很多信息在4小时内会发酵为公共事件,“如果政府不及时回应,之后再讲就没人听了”。

“不管杨达才如何解答网友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以后的‘问题官员’,都应该这样进行危机公关。”网民“为四川人民服务”说。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微博 杨达才 官员 网民 热点新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那些潜伏在地球上的外星人

探秘巴西神秘原始人部落